大梁留別楊屯田先生
去年此日與君來,今年此日與君別。
從教世事逐浮云,莫把丹心負明月。
吳箋楚簡為題詩,豈意于今記別離。
含情濡毫不忍下,恐留別后更相思。
去年此日與君來,今年此日與君別。
從教世事逐浮云,莫把丹心負明月。
吳箋楚簡為題詩,豈意于今記別離。
含情濡毫不忍下,恐留別后更相思。
去年的今天我和您一同前來,今年的今天我卻要和您分別。任憑世間的事情如浮云般變幻,千萬不要辜負了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曾經用精美的紙張題詩,沒想到如今卻用來記錄離別。滿懷深情地蘸好筆卻不忍心下筆,害怕離別之后會更加思念。
從教:任憑。
丹心:赤誠的心。
吳箋楚簡:泛指精美的紙張。
濡毫:蘸筆。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楊屯田先生曾一同經歷過一些時光,如今面臨分別。可能當時社會環境也存在一些變化和不確定性,使得詩人有了對世事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惜別之情和對世事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在離別時的細膩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仲月發初陽,輕寒帶春序。淥池解馀凍,丹霞霽新雨。良守謁承明,徂舟戒蘭渚。皇儲惜將邁,金樽留宴醑。
蘿月娟娟凈,三星耿耿明。曲欄深睡犬,脩竹暗巢鶯。
苑外柳枝黃,鶯啼出建章。穿花如覓侶,隔葉似調簧。雨過聲猶濕,風來曲更長。流黃機上妾,聽罷拭啼妝。
不意青禽遞彩箋,倍言昨夜出來難。玉皇要繡遮天幛,王母頻催煮海盤。陪帝座,侍華筵,歸來已是曉星闌。多才不信奴情意,愿拔金釵誓鳳鸞。
下民昏墊,哀此無告。禹乘四載,隨山刊木。呂梁太岳,底柱析城。于恒于華,于荊于衡。乃畋于山,乃牧于谷。乃漁乃佃,于淵于陸。我胼我胝,我思阻饑。奏庶鮮食,惟下民之宜。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數載列冠裳,朱顏鬢未霜。門多長者轍,酒共少年場。有子能不朽,隨兄尚雁行。百年行樂健,秋月藥欄香。
貌之癯有顏之樂,氣之剛得軻之養。以身任道,老而益壯。仰止朱門,孰出其上。
月轉周廬映宿光,煙飄漢署引仙郎。初披御府黃門被,已接天衣侍女香。窗前鐘報知長樂,戶外鈴懸是建章。銀浦初飛披南館,羽林宿衛周廬滿。司隸陳兵入禁齊,相君留對歸家晚。珠箔高褰動閣鈴,金鑰乍懸傳漏板。虎觀氤氳云半遮,龍池嗚咽水全斜。澹澹碧天遙度雁,盈盈宮樹暗藏鴉。露滴天街應亸柳,風回上苑想飛花。丞郎清切連華屋,夜深尚剪蕓窗燭。起草誰為諫獵章,抽毫并和陽春曲。天長地久頌堯年,萬國歡騰侍御筵。共道《韶》音博士奏,還聞珍膳大官傳。慚愧小臣空食祿,明朝宴會賜金錢。
陶公昔乞食,鮑叔曾解衣。古人去我久,不意復見之。我非生君子,固窮亦奚辭。愧不信冥報,致謝徒虛詞。平生弄筆墨,妄想作法施。立言終空幻,半偈只自怡。且當啖牛肉,醉倒土地祠。兀兀卻復醒,吟此一首詩。
堂前清飔發,樹外赤日西。坐令天壤間,氣候忽不齊。解帶席嘉蔭,長哦壁間題。故應有神護,塵土不得迷。前年款公門,鷤?亦已啼。今年復羈旅,庭莎欲鳴雞。西游有底急,觸熱忘卑棲。似為饑所驅,不計轍與蹄。綈袍意彌厚,盤餐洗羹藜。磊塊久不澆,醇醪代朝齏。襄陽之新句,夜直難相攜。
極目凄迷杳靄間,群芳斂跡自知難。半穿籬落涂黃淺,靜對溪流照影寒。月地云階偏適意,雪車冰柱苦相干。莫隨羌笛風前舞,卻怕青青逼齒酸。群芳誰與斗時宜,淡拂鉛華不著肌。愛靜悄無蜂蝶影,耐寒孤映雪霜時。瓏璁喜見銀蟾滿,零落愁聽畫角吹。幾許妍詞傳不盡,只誇半樹與橫枝。葉落千林景最宜,天教姑射露冰肌。輕明素粉初勻后,淺淡嬌黃半吐時。青女有情來慰藉,姮娥著意借噓吹。不須驛使傳消息,看盡南枝與北枝。檐卜花開鷲嶺西,何如江國見纖肌。自矜六出非凡格,獨占三冬最晚時。刻玉漫勞誇智巧,鏤冰那復耐風吹。短墻深院凄涼甚,竹外攲斜一兩枝。一種幽香取次宜,恥同桃杏獻瓊肌。為嫌脂粉污真色,誰道冰容不入時。寒透芳心能底瘦,風欺弱質等閒吹。清樽何惜花前醉,莫待飄零空折枝。
嶺海歸來萬里程,觀潮更上浙江亭。昔時道路瞻驄馬,此日車旗迓九卿。
仙翁遺石灶,宛在水中央。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
鈍懷好習靜,筑野龜山陰。容膝寬天地,披吟樂古今。炫炫舉世尚,喋喋非余心。抱甕長松下,看云度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