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
瓦橋關下陣云陰,鑿浸屯田計畫深。
地險幾同榆葉塞,詩人偏賞蓼花吟。
貔貅亭障殊非昔,蜃蛤萑蒲利至今。
若為畿南籌水利,陂塘阡陌兩銷沈。
瓦橋關下陣云陰,鑿浸屯田計畫深。
地險幾同榆葉塞,詩人偏賞蓼花吟。
貔貅亭障殊非昔,蜃蛤萑蒲利至今。
若為畿南籌水利,陂塘阡陌兩銷沈。
瓦橋關下戰云密布,開鑿渠道屯田的謀劃深遠。地勢險要幾乎與榆葉塞相同,詩人卻偏偏欣賞蓼花的吟唱。如今的防御工事已非昔日的軍威,而水產蘆葦的利益延續至今。若要為京南籌劃水利,池塘和田埂都已荒廢消失。
瓦橋關:古關名,位于今河北雄縣,為宋代邊防要地。
屯田:古代軍隊或農民墾種荒地,以取得軍糧或稅糧。
榆葉塞:泛指北方險要關塞,榆葉塞為漢代邊地要塞。
貔貅(pí xiū):傳說中勇猛的瑞獸,此處代指軍隊。
亭障:古代邊塞用于防御的堡壘。
蜃蛤(shèn gé):指蛤蜊等水產。
萑蒲(huán pú):蘆葦類植物,此處指濕地植被。
畿南:京城(今北京)以南地區。
陂塘(bēi táng):池塘、水庫。
阡陌(qiān mò):田間縱橫交錯的小路。
銷沈:同“消沉”,此處指荒廢、消失。
雄縣(古瓦橋關)為宋遼邊界軍事要沖,歷史上因屯田、水利興廢影響深遠。詩人或于考察畿南水利時所作,結合當地地理軍事背景,既追思古代邊防謀略,又關注現實水利民生問題。
全詩以雄縣(瓦橋關)為中心,串聯歷史軍事與現實水利,通過古今對比,既肯定古代屯田的深遠謀劃,又批判當下水利荒廢,展現詩人對地方治理與民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歷史厚度與現實關懷的詠地詩。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云一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英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依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寒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長日鎮長扃。
馀寒欲去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
黃金臺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
一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
重簾靜,層樓迥,惆悵落花風不定。
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
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鏟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滾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