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十二首 其四
病起殘骸不自支,
旋烹藜粥解饑羸。
一編蠹簡青燈下,
恰似吳僧夜講時。
病起殘骸不自支,
旋烹藜粥解饑羸。
一編蠹簡青燈下,
恰似吳僧夜講時。
病愈后身體虛弱難以支撐自己,隨即煮了藜粥來緩解饑餓與瘦弱。在青燈之下翻閱著被蟲蛀的書籍,這情景恰似當年吳地僧人夜間講經的時候。
殘骸:指病后衰弱的身體。
不自支:自己難以支撐。
旋:隨即,馬上。
藜粥:用藜菜煮的粥。藜,一種野菜。
饑羸:饑餓瘦弱。
一編:一冊,一本。
蠹簡:被蟲蛀蝕的書籍。
吳僧:吳地的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應是經歷一場疾病后,身體虛弱,生活清苦。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于青燈下讀書,回憶起往昔吳僧講經的場景,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病后的生活與心境,以平淡的生活場景入詩,體現出詩人在困境中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生活情趣。
城池不高深
無財又無兵
惟有死報國
來生作弟兄
秋水平堤疏雨歇,風吹楊柳驪歌發。同作西秦輾轉身,君向長安我還越。
鞭絲帽影結隊行,方舟并渡灞橋平。漁鐙夜泊新豐市,戍火朝明太華城。
潼川谷口分攜處,聽雨聽風各異路。代馬還嘶塞北煙,越禽自托天南樹。
南北翱翔多故人,不脛不羽要路津。致身遲速須有會,莫以外吏傷沈淪。
別語無多各努力,后會悠悠夢相憶。龍潭高處少鴻飛,滿樓煙雨空秋色。
扁舟日夜去程諳,
道路應須笑我貪。
月照病身猶汴北,
風吹歸夢已江南。
扁舟暮宿水聲中,
夢入滄浪狎釣翁。
柳葉系船留夜月,
蘆花吹笛倚秋風。
江天漠漠西興樹,潮落潮生估帆去。婆留城外江水斜,吳姬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沈吟久,十五娉婷新出手。生小風波不識愁,一曲琵琶一樽酒。
我別錢塘二十載,歌板飄零幾人在。勸汝琵琶且暫停,哀弦促柱那堪聽。
綠窗喁喁兒女泣,陡覺凄風吹雨急。此時凝云頹不流,坐中颯颯如深秋。
忽焉嗚咽西江水,萬甲齊鳴伏兵起。千聲并作一聲彈,聲在神情不在指。
須臾失勢千丈落,中斷銀床轆轤索。收弦放撥聲有無,山容水熊空模糊。
曲終呼酒淚如線,腸斷尊前好相見。除卻余杭無此聲,等閑休負春風面。
嗟我還鄉一暫過,中年哀樂何其多。重聞暮雨瀟瀟曲,如此江山可奈何。
綠樹暗村墟,
青山繞草廬。
奉祠神禹舊,
馳道暴秦馀。
浦色沉煙網,
畦聲入雨鋤。
清秋又如許,
幽憤若為攄。
天上浮槎到賞音,
班荊未久惜分襟。
心香一瓣長望汝,
韓、孟交情深更深。
拂石云離帚,
嘗茶月入鐺。
元公祠下望,不見蓮花峰。
指點讀書處,白云生幾重。
斷碑村豎畫,高冢縣官封。
一樹霜皮老,還疑欲化龍。
白雪文章白玉人,
見時猶悔別時頻。
何如潮水皆通海,
一令梅花隔遠春。
何年海上還,
坐鎮此山川。
筆硯歸京闕,
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
萬古黨名傳。
吾道多流落,
西風問老天。
一自入金門,
屢蒙分玉食。
今朝苜蓿盤,
猶疑照初日。
覆以潔白茅,環以瑯玕竹。
天籟旁鼓笙,月沼對鋪玉。
借問清坐翁,此外更何欲。
笑指博山爐,香飛柏子綠。
行年三十尚風塵,攬鏡還疑我未真。身世豈宜長作客,才華漸覺不如人。酒瓢積淚無家國,筆冢埋愁有鬼神。渺渺滄波游子夢,孤燈照影自相親。
十八年前淚已枯,秋云稚子墓門呼。涓埃未報猶行役,骨肉無多況少孤。粟里田園長落寞,瀧岡松柏久荒蕪。他鄉最怕清明近,處處春山叫鷓鴣。
風雨雞鳴不可尋,焦桐清響感消沉。浮云薄薄人間意,流水湯湯海上心。后日最難酬一飯,當年何苦散千金。阮郎莫作窮途哭,世路多歧自古今。
萬疊煙云眼底過,漫言華發綠盤陀。生于安樂人原少,數到交游鬼已多。白日催年春畹晚,黃塵逐夢客蹉跎。天涯有地容萍跡,勘破浮沉付醉歌。
哀樂于今漸莫支,是非都付少年時。佯狂自頌劉伶酒,小詠人傳畢曜詩。過去繁華天不悔,未來歡笑我何知。振衣西望蓬山外,云樹江關日暮思。
吾生有盡且為歡,一卷南華悟達觀??蜎r何須分苦樂,家書總諱說艱難。眼前春色憑花笑,物外人情當夢看。綺歲風懷刪欲盡,卅年歌哭太無端。
地維將缺莫能支,哀詔函封下玉墀。任姒德音堪繼續,高曹家法可差池。外廷不與當時政,中壸還留舊日儀。夜夜長秋宮里月,清光慘澹似凝思。
萬金方藥竟難支,臣庶悲號望赤墀。長樂春歸花滿地,影娥人散月當池。一朝奄棄三宮養,百世長存九嬪儀。圣子神孫哀罔極,春來秋去不勝思。
衛州往事劇堪哀,
轉眼黃龍去不回。
一樣負心君莫恨,
杜郎原效石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