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趙漕子固挽詩 其二
西帥予曾忝,無何馬首東。
計臺初不遠,交篆竟成空。
夜壑移舟半,淮山落木中。
堂堂寧復見,丹旐獵霜風。
西帥予曾忝,無何馬首東。
計臺初不遠,交篆竟成空。
夜壑移舟半,淮山落木中。
堂堂寧復見,丹旐獵霜風。
我曾忝列西帥之位,不久就調轉馬頭東歸。計臺離這里原本不遠,可交接官印之事最終成空。如同夜里船在壑谷中移動一半,此時在淮山的落葉之中。再也見不到您堂堂的風采了,只有那畫有龜蛇的喪旗在霜風中飄動。
忝:謙辭,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無何:不久。
計臺:宋代指轉運使。
交篆:交接官印。
夜壑移舟:出自《莊子·大宗師》,比喻事物的變化難以預料。
丹旐:畫有龜蛇的喪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推測,作者曾擔任西帥之職,不久后東歸,與趙漕子固原本有交接之事卻未能完成,此時趙漕子固去世,作者寫下此挽詩以表哀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官場人事變動頻繁的時期。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友人趙漕子固,其突出特點是將仕途經歷與友人離世相聯系,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世事的感慨。
買斷一川云,團結樵歌漁笛。莫向此中輕說,污天然寒碧。 短篷穿菊更移棖,香滿不須摘。搔首斷霞夕影,散銀原千尺。
丈夫只手把吳鉤。能斷萬人頭。如何鐵石,打作心肺,卻為花柔。 嘗觀項籍并劉季,一怒世人愁。只因撞著,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千里功名歧路。幾緉英雄草屨,八座與三臺。個中來。壯士寸心如鐵。有淚不沾離別。劍未斬樓蘭。莫空還。
立秋十日,早露出新涼面。斜風急雨,戰退炎光一半。月上紗窗,疑是廣寒宮殿。 無端宋玉,撩亂生悲怨。一年好處,都被秋光占斷。你且思量,今夜怎生消遣。
南北更無三座寺,東西只有一條街。 四時八節無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
才大文豪,朱有暗里,今須點頭。奈蘭宮一跌,槐黃時候。銀袍逐浪,韋帶隨流。過盡鶴書,閱周鶚表,必竟都無名字留。空長恨,蕡終不第,齒且先侯。 休愁。有路堪由。最喜徐卿百不憂。正椿松未老,芝蘭競秀,奇毛雛鳳,骍角犁牛。漢殿少年,新豐逆旅,豈肯卑微名位休。行將見,長沙召賈,御史除周。
柳暗千株,蓂翻三莢,當年神岳生申。畫堂慶會,今日賀生辰。寶鴨檀煙薰馥,頌椒觴、醽醁頻斟。殷勤勸,歌喉宛轉,恣樂醉紅裙。 榮華兼富貴,如君素享,勝似簪纓。雖田彭倚頓,未足多稱。好是錢流地上,倉箱積、賑濟饑貧。多陰德,子孫昌盛,指日綠袍新。
芳意傳梅信,東風到柳邊。 王春在除夜,明日是新年。
萬物中蕭灑,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云。 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曛。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
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養性靈。 無事撓心長見醉,有名傳世不曾醒。 多年別我頭先白,此日逢師眼倍青。 記得上都相會否,夜飛杯篆老君經。
可惜春時節,依然獨自游。無端兩行淚,長只對花流。
歸去來,歸期不可違。相見故明月,浮云共我歸。
游,愁。赤縣遠,丹思抽。鷲嶺寒風駛,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頹年秋更秋。 已畢耆山本愿城難遇,終望持經振錫住神州。
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歡情盡逐曉云空。愁損舞鸞歌鳳。 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獨臥西風。西風還解過江東。為報佳期入夢。
依依客館夜燃膏,子夜羈愁無處逃。 閑炷爐香聽夜雨,快斟杯酒讀離騷。 休驚時節云何速,獨吊古人殊不遭。 一陣曉寒催畫角,朝來爽氣碧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