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峰閣和李六臺二首
重陽登閣當登臺,絕國風煙短鬢催。檻外江濤連雨急,尊前山翠接天來。吾衰已謝周公夢,客賦無慚李白才。若使柴桑歸更晚,荒蕪寧有菊花開。
秋江水碧浸芙蓉,佳節(jié)憑高旅思濃。浹月雨霪迷九日,中天云破露三峰。思歸只合隨飛鳥,濟世還應起臥龍。頭有黃花能醉客,直將烏帽掛高松。
重陽登閣當登臺,絕國風煙短鬢催。檻外江濤連雨急,尊前山翠接天來。吾衰已謝周公夢,客賦無慚李白才。若使柴桑歸更晚,荒蕪寧有菊花開。
秋江水碧浸芙蓉,佳節(jié)憑高旅思濃。浹月雨霪迷九日,中天云破露三峰。思歸只合隨飛鳥,濟世還應起臥龍。頭有黃花能醉客,直將烏帽掛高松。
重陽時節(jié)本應登上高臺,這絕妙風景卻催白了我稀疏的鬢發(fā)。欄桿外江濤伴著急雨洶涌,酒杯前山色翠綠仿佛與天相接。我已衰老,不再有周公那樣的夢想;我作客賦詩,也不遜色于李白的才情。要是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得更晚,恐怕園中的菊花早已荒蕪不開了。秋天碧綠的江水浸潤著芙蓉花,佳節(jié)登高,羈旅的愁思愈發(fā)濃烈。整月的淫雨讓重陽九日都變得迷蒙,天空中云開霧散露出了三峰。想回家就該像飛鳥一樣歸去,要濟世就應如臥龍般奮起。頭上插著黃花能讓客人沉醉,干脆把烏帽掛在高高的松樹上。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
絕國:極遠之地。
短鬢催:指時光催人衰老,鬢發(fā)稀疏變白。
檻:欄桿。
尊:同“樽”,酒杯。
周公夢:周公旦輔佐成王,孔子曾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這里表示自己已衰老。
浹月:整月。
雨霪:久雨。
黃花:指菊花。
烏帽:指帽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佳節(jié)憑高旅思濃”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重陽節(jié)時身處異鄉(xiāng),因登高望遠引發(fā)了思歸之情和對人生的感慨。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不穩(wěn)定,詩人既有歸隱之意,又有濟世之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fā)詩人在重陽節(jié)的復雜情感,既有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思歸之情,又有濟世的抱負。其特點是景中含情,用典恰當,語言雄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情感世界。
同舟日日賦卬須,禁掖明朝各自趨。斗室隨安轉成戀,再來準補歲寒圖。
錦為行障繡為衾,不殺猩猩色已深。花譜揚名居一品,藥欄才見賞千金。誰忘正為褰珠箔,得意惟能挑玉琴。洛水橋南三月里,兩無言語各知心。
吾病胃火作,一齒浮不著。臲?動成楚,偶爾墜如鑿。豁然謝觸礙,數日苦翻樂。嗟此三十六,能消幾回落。細矚落馀齒,與我判然各。再置不復牢,把弄轉驚愕。幸然存者多,尚可嚙藜藿。但嫌素餐久,俯首中自怍。
出郭扶筇上翠屏,卻從云隙望莎城。
平陽池上亞枝紅,悵望山郵事事同。還向萬竿深竹里,一枝渾臥碧流中。
崷崒閩人秀,夫君得最完。文章醇不雜,氣質渾無刓。場屋聞新詔,鄉(xiāng)閭正素冠。天應老賢業(yè),頭角壯年蟠。
疏慵只合抱云根,多病那堪更耐煩。丹壑關情空偃臥,綠蘿何意自偏翻。神疲早厭茶鐺沸,形老惟馀藥裹存。聞說神仙不曾見,淼茫卻笑武陵源。
嚴霜被眾草,寒雨明松筠。入廟肅冠帶,祖德垂千春。后裔懷駿烈,歲暮修明禋。玉帛與豆籩,雜然來并陳。奠畢幸神貺,秩秩序天倫。源清流自潔,佑啟我后人。荒祠喬木古,前朝流水新。九龍橫幾席,石骨冰轔轔。
我發(fā)行路歌,諸君請勿嘩。嚴冬霜雪雖可畏,三春草木自榮華。人生富貴各有時,不勞辛苦更咨嗟。百年冉冉寧復多,白日速如東流波。眼中世事只如此,生前不樂將奈何。
布衾如鐵,倩床婆營干。清夢自回人自暖。笑枕函、香溢夜夜行云,也算在、那個溫柔鄉(xiāng)畔。熱中寒不到,轉轉旋旋,卻比熏籠倚尤便。醞藉自風流,何異鶼鶼,憑兩兩、相偎成伴。恐到了、千金好春宵,就棄等閑花,愛情中斷。
寶壽開堂推出僧,棒頭有眼要分明。滿城人瞎誰能曉,今古清風匝地生。
記得年來下第時,春風偶復遇佳期。十年燈火黃齏飯,千里風云白玉墀。濫進已為同輩笑,成名喜慰老親思。金臺回首頻惆悵,積雨新秋好下帷。
滿榼芳醪手自攜,陂湖南北埭東西。茂林處處見松鼠,幽圃時時聞竹雞。零落斷云斜鄣日,霏微過雨未成泥。老民不預人間事,但喜農疇漸可犁。小筑園林淺鑿池,身閑隨事得游嬉。幽花折得露猶濕,嘉木移來根不知。小蝶弄晴飛不去,珍禽喜靜語多時。風光未忍輕拋擲,聊付詩囊與酒卮。
攜馀一尊酒,送子長河湄。征途八千里,行役在京師。是時冬正深,凍雪膠河澌。玄云澹不流,我馬東西馳。贈君從此去,云霄會有期。鴻雁起天末,鷦鷯巢深枝。
夫君朝出田,婦女遠供餉。時聞北風急,臺軍架梁望。伐木賀蘭巔,汲水黃河曲。四顧嶺無煙,且向溫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