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過河
一身長道路,四海尚風塵。
昔作依劉客,今為去魯人。
渡河年在亥,乞酒歲非申。
別后山中友,相逢話又新。
一身長道路,四海尚風塵。
昔作依劉客,今為去魯人。
渡河年在亥,乞酒歲非申。
別后山中友,相逢話又新。
一生都奔走在漫長的道路上,天下依舊動蕩不安。過去我像王粲依附劉表一樣客居他鄉,如今又像孔子離開魯國一樣踏上新的旅程。我在乙亥年渡過黃河,這一年也并非申年去乞討美酒。與山中的朋友分別后,再次相逢又會有新的話題可聊。
長道路:指一生都在奔波。
四海:指天下。風塵:比喻戰亂、動蕩的社會環境。
依劉客:指像王粲依附劉表一樣客居他鄉的人。王粲曾依附劉表。
去魯人:指像孔子離開魯國一樣離開某地的人。
亥:指乙亥年。
申:這里可能指申年有特定的乞酒習俗,詩中表示不是申年。
由于“乙亥”年份不明確,難以確切知曉具體創作時間。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詩人一生都在奔波漂泊,可能經歷了客居他鄉等不同的人生階段,在乙亥年渡河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一生漂泊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以質樸的語言傳達深沉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在動蕩社會中的生存狀態。
松柏蕭蕭滿故丘,知君懷抱尚悲秋。
算來九九無多日,唱著三三憶舊游。
皓月徘徊應許共,清詩妙絕不容酬。
梅花社燕難相并,莫為吳娘暗淚流。
海國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勞,易此寢處干。
但苦江路峻,常慚汲腰酸。矻矻煩四夫,磽磽斲層巒。
彌旬得尋丈,下有青石盤。終日但迸火,何時見飛瀾。
豐我粲與醪,利汝椎與鉆。山石有時盡,我意殊未闌。
今朝僮仆喜,黃土復可摶。晨瓶得雪乳,暮甕停冰湍。
我生類如此,何適不艱難。一勺亦天賜,曲肱有余歡。
子政洵奇逸,妙算窮陰陽。
淮南枕中訣,養煉歲月長。
豈伊臭濁中,爭此頃刻光。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黃。
經過廢來久,有弟忽相求。
門外三竿日,江關一葉秋。
蕭疏悲白發,漫浪散窮愁。
世事江聲外,吾生幸自休。
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岳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
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千峰右卷矗牙帳,崩崖鑿斷開土門。
朅來城下作飛石,一??驚落天驕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臥枯榆根。
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離堆四面繞江水,坐無蜀士誰與論。
老翁兒戲作飛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夢,故國山水聊心存。
千古陵谷變,故宮安得存。
徘徊問耆老,惟有永安門。
游人雜楚蜀,車馬晚喧喧。
不見重樓好,誰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敗此亡魂。
只應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見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教我同光塵,月固不勝燭。
霜飆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太倉失陳紅,狡穴得余腐。
既興丞相嘆,又發廷尉怒。
磔肉飼饑貓,分髯雜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紙龍蛇騖。
物理未易詰,時來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譽。
異味誰栽向海濱,亭亭直干亂枝分。
開花樹杪翻青籜,結子苞中皺錦紋。
可療饑懷香自吐,能消瘴癘暖如薰。
堆盤何物堪為偶,蔞葉清新卷翠云。
吾聞君子,蹈常履素?;廾黠L雨,不改其度。
平生丘壑,散發箕裾。墜車天全,顛沛何懼。
腰適忘帶,足適忘屨。不知有我,帽復奚數。
流水莫系,浮云暫寓。飄然隨風,非去非取。
我冠明月,佩服寶璐。不纓而結,不簪而附。
歌詩寧擇,請飲相鼠。罰此陋人,俾出童羖。
楚山澹無姿,贛水清可厲。
散策塵外游,麾手謝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輒一憩。
卻立浮云端,俯視萬井麗。
幽人宴坐處,龍虎為斬薙。
馬駒獨何疑,豈墮山鬼計。
夜垣非助我,謬敬欲其逝。
戲留一轉語,千載起攘袂。
清溪電轉失云峰,夢里猶驚翠掃空。
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
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虛處處通。
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
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
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來。
踐蛇及茹蠱,心空了無猜。
攜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
朝市日已遠,此身良自如。
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
蒲澗疏鐘外,黃灣落木初。
天涯未覺遠,處處各樵漁。
病骨瘦欲折,霜髯??更疏。
喜聞新國政,兼得故人書。
秉燭真如夢,傾杯不敢余。
天涯老兄弟,懷抱幾時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