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謝傳十二首 其八 謝康樂靈運
慮澹能教物自輕,
永嘉山色足怡情。
如何自詡先成佛,
身世無緣托四明。
慮澹能教物自輕,
永嘉山色足怡情。
如何自詡先成佛,
身世無緣托四明。
內心恬淡能讓人看輕外物,永嘉的山色足以愉悅人的心情。為何謝靈運卻自詡自己已先成佛,可他的身世卻沒機會歸隱四明山。
慮澹:思慮恬淡。
教:讓。
永嘉:今浙江溫州,謝靈運曾任永嘉太守。
怡情:使心情愉快。
自詡:自夸。
四明:四明山,在浙江境內,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常為隱者所居。
謝靈運是南朝宋時期的詩人,他仕途坎坷,曾任永嘉太守,后因叛逆被誅。作者讀謝靈運相關傳記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應是在對謝靈運生平有一定了解后所作。
這首詩主旨是評價謝靈運,突出他雖有看淡外物的心境,卻因身世無法歸隱的矛盾。在文學史上,它從獨特角度對謝靈運進行了點評,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三徑雖鋤客自稀,醉鄉安穩更何之。老翁更把春風椀,靈府清寒要作詩。
寶髻斜安墮馬妝,偷將鸞剪試分香。纏君玉腕勞相憶,底是春心如許長。
一簇秋香護錦屏,聯芳競彩自天成。何須芝瑞矜三秀,已似奎躔聚五星。開處正當彤陛好,賜來還稱玉堂清。世傳此植能頤壽,萬歲千秋祝圣明。
昨夜風霜冷,孤衾愁殺人。朝來看兩鬢,種種已如銀。
腰鼓聲乾揭畫梁,綵云擎出柘枝娘。簾間飛燕時窺影,鑒里驚鸞易斷腸。輕細不妨重暈錦,回旋還恐碎明珰。杖頭白雨催花急,拂散春風兩袖香。
對酒復何疑,相驚十載期。鯤鵬同變化,鹓鷺數追隨。筵敞通侯第,歌憐少女詞。不愁歸路暝,后會恐參差。
獨客燕臺兩鬢驚,一尊吳苑十年情。出關舊識青牛氣,入諫新傳白馬生。海上棠陰懸畏壘,篋中繁露重西京。何人解憶王褒頌,似爾昆明奉使行。
宿雨不潦羲伯馭,晚涼堪曳玉堂裾。朱簾靜度燕山色,碧構清涵太史書。傾蓋幾回瞻相業,虛襟終日對文儒。臨風漫省瑤華造,欲報瓊英愧不如。
孤根自發榮,寫月一枝橫。疑是瓊田草,托君庭樹生?;ㄔ捶制G色,淇澳借嘉名。何當持寸節,跨作赤龍行。
漫郎省中宿,展轉良夜徂。過雨忽催詩,君詩不可無。夜闌風轉高,秋聲倒江湖。前對百尺井,夢中聞轆轤。六月忽已晦,馀月復幾何。紈扇暫去手,簟紋欲生波。詰朝天門開,冠劍爭巍峨。駑馬策不入,獰劣如騎騾。街鼓肅市喧,爐薰起煙縷。掩關一繩床,坐穩得處所。風前數莖竹,偃蹇不受暑。初無兒女姿,氣貌頗高古。我乃抱俗人,老蛙窺坎井。從君已再暑,造席謾三請。倒床輒雷鳴,便腹費嘲哂。君豈錄我者,胸次涵萬頃。玉壺貯層冰,憐子清徹底。對之三伏中,愧我汗如水。謬呼同舍郎,坐席更論齒。從今痛自戒,子出則我止。昨者東觀游,歲月未覺久。對床屢忘形,持論相可否。君年雖減我,文字稱祭酒。十篇亦奇偉,乞我未曾有。陰陽無停機,百物競時節。燠寒更事爾,氣至自融結。炎天勿怨嗟,歲晏見霜雪。此時衣褐單,但恨不得熱。俎豆能折沖,儒冠或兜鍪。六月早奏功,豈待防高秋。俗士懷晏安,所至賈人留。襆被應自疏,未知幾宜休。疾風掃蚊雷,勢力如破竹。青奴冷侵肌,此乃我所欲。周旋蝸舍中,未用嘆跧伏。亦莫問馬曹,微文禁離局。祠曹秉史筆,翰墨窺金鑾。燈火漸可親,蠹藁字未漫。玉殿行奏書,秋暉上旌竿。君文永有托,九廟方如盤。
賦筆爭奇,羈懷欲老,心知寡合時妍。過了清明,任它黯雨濃煙。青山倒送空江水,問誰人、歸路平平,羨飛花、猶及殘春,共入銀箋。邊城天意留芳景,趁詩魂未醒,閑泛蘭船。幾誤登臨,荒蕪莫更纏綿。樽前已嘆金甌缺,聽歌聲、難得清圓。只相看、長袖迎風,深拜詞仙。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攏扁舟南浦驛。誰家年少不解愁,頻向船頭苦吹笛。笛聲飄飄高入云,離人更愁不忍聞。商聲嘹亮羽聲急,梅花落盡江南春。梅花已歇復三弄,離人聽之愁入夢。聽之涕淚誰最多,嶺南狂客成滂沱。
細切卒盤里,頻添素手香。青黃生半摘,甘苦老全嘗。越俗多為豉,吳風更作湯。見珍因踰嶺,爭取不盈筐。
緘嘆凌珠淵,收慨上金堤。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齊。
陸公昔射策,天子異其對。世路方易工,悠然成孤退。折節酬古歡,暢情在游藝。既成一家言,聊滋暮年味。鳳德匪遽衰,鴻心終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