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石蓮洞贈念庵先生四首
石洞何寥廓,石蓮朵更奇。竅從天地鑿,花是鬼神為。山曲藏蘭若,云深見肉芝。種田真避世,漁父尚無知。
神仙留秘室,今古待高賢。到此真非世,開門別有天。人同谷口臥,景即輞川妍。七日叨觀局,人間不記年。
青蓮居士宅,黃石老人書。久已從吾好,翛然應物虛。澹云空色相,脩竹見真如。凡骨參靈境,蕭疏自喪吾。
山坼奇無盡,更疑琪樹層。穿籬鹿豕慣,爭席野人曾。高落山巔水,曲垂石竇藤。逃名猶未巳,住屋混禪僧。
石洞何寥廓,石蓮朵更奇。竅從天地鑿,花是鬼神為。山曲藏蘭若,云深見肉芝。種田真避世,漁父尚無知。
神仙留秘室,今古待高賢。到此真非世,開門別有天。人同谷口臥,景即輞川妍。七日叨觀局,人間不記年。
青蓮居士宅,黃石老人書。久已從吾好,翛然應物虛。澹云空色相,脩竹見真如。凡骨參靈境,蕭疏自喪吾。
山坼奇無盡,更疑琪樹層。穿籬鹿豕慣,爭席野人曾。高落山巔水,曲垂石竇藤。逃名猶未巳,住屋混禪僧。
石蓮洞多么空曠開闊,石蓮花朵更加奇特。洞穴是由天地開鑿而成,石蓮像是鬼神造就。山坳里藏著寺廟,云霧深處能見到靈芝。在這里種田真像是避世隱居,就連漁父也不知曉此處。神仙留下了神秘的密室,從古至今都在等待著高賢。來到這里真感覺不是在塵世,打開門別有一番天地。人們如同在谷口隱居而臥,景色就像輞川那樣美麗。有幸七日觀看棋局,人間的歲月都記不清了。這里有像青蓮居士那樣的住宅,還有如黃石老人傳下的書籍。長久以來都順從自己的喜好,自在地順應外物而內心空明。淡薄的云讓色相空明,修長的竹子顯現出真如之境。凡俗之身進入這靈妙之境,疏朗間忘卻了自我。山體開裂奇景無窮,更讓人懷疑有琪樹層層。鹿和豬習慣了穿過籬笆,我也曾和山野之人爭席而坐。山頂的水高高落下,石縫中的藤蔓彎曲下垂。我逃避名聲仍未停止,居住的屋子和禪僧的住所混在一起。
寥廓:空曠深遠。
竅:洞穴。
蘭若:寺廟。
肉芝:靈芝的一種。
谷口:指隱居之地。
輞川:唐代詩人王維隱居之地,以景色優美著稱。
叨:謙詞,表示受到好處。
青蓮居士:李白的號。
黃石老人:指傳授張良《太公兵法》的仙人。
翛然:自在超脫的樣子。
色相:佛教用語,指事物的形狀外貌。
真如:佛教用語,指事物的真實本性。
琪樹:神話中的玉樹。
爭席:表示與他人相處隨便,不拘禮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作者可能處于一個對塵世喧囂感到厭倦,向往寧靜、自由生活的心境。石蓮洞清幽的環境為其提供了隱居和創作的場所,作者在此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隱居之樂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特點是描繪景色奇幻,營造出超凡意境,用典巧妙。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獨特審美與情感表達。
玉堂深。正重簾護暝,窗色試新晴。苔暖鱗生,泥融脈起,春意初破瓊英。夜深后、寒消絳蠟,誤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調香,冷芳侵夢,一晌消凝。 長恨年華婉晚,被柔情數曲,抵死牽縈。何事東君,解將芳思,巧綴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靜夜,傍疏籬、清淺小溪橫。莫問調羹心事,且論笛里平生。
白鶴真人朝玉京,故留仙屬鎮山精。 時人卻道投潭死,不得其平所以鳴。
宵同夢,曉同妝,鏡里花容并蒂芳。深閨步步相隨唱,也是夫妻樣。從今世世相依傍,輪流作鳳凰,顛倒偕鸞帳。
薰沉刻蠟工夫巧。蜜脾鎖碎金鐘小。別是一般香。解教人斷腸。 冰霜相與瘦。清在江梅右。念我忍寒來。憐君特地開。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尋綸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于南隅,忽遇見雙石,欹枕潭際,影淪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鄱鲋?,南聲函胡,北聲清越,桴止響騰,馀韻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謬,留遣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記。
去謁吾君遇太平,太平明主重南能。 不關名利真開士,卻返林泉伴野僧。 御賜白金為長物,身歸青嶂策枯藤。 只應待到天臺日,齋炷檀煙定有燈。
君不見青青河畔草,秋死嚴霜春滿道。 又不見天邊日,薄暮入虞泉, 曉來復更出。匆匆年光不相待, 桑海由來有遷改。人生荏苒百年間, 世上誰能駐光彩。秦皇漢武希長生, 區區煙霧求蓬瀛。驪山茂陵皆蔓, 悠悠千載空含情。榮枯自有主, 富貴不可求。正值百花飛似雪, 如休不飲令心憂。
獨詠滄浪古岸邊,牽風柳帶綠凝煙。 得魚且斫金絲鲙,醉折桃花倚釣船。
君不見天上星,萬古耀虛碧。 豈意一夕間,墮地化為石。 物理變化無定端,誰保人心無改易。 憶妾東邊采白蘋,郎騎白馬渡江津。 垂鞭停棹潛相顧,共惜當年桃李春。 石城二月東風暮,斷腸狂絮隨郎去。 百年拆擬同灰塵,醉指青松表情愫。 可憐一日君心改,前日之言復誰顧。 棄捐不待顏色衰,忍把流年坐相誤。 還君明月珠,解妾羅襦結。 念之空自傷,長慟與君別。 出門望鄉關,不惜千里行。 從人既非禮,何以見父兄。 去住兩不可,佇立以屏營。 此時心斷絕,始信天無情。 野水東流去不還,憂樂翻變須臾間。 婦人將身弗輕許,聽歌今日行路難。
飄飄夜半身凌云,夢與群仙游玉京。 龍虎騰驤爭引導,侍童羅絡甘蓬迎。 絳幡羽扇前驅列,寶蓋華旗助旌節。 鈞天九奏畢笙竽,飚馭數行響環玦。 初朝太一何所為,次歷紫微心自知。 青虬吐煙滿瓊殿,白鶴起舞臨丹墀。 更過十洲尋舊友,旋返瑤池燕王母。 文章已作人間游,功業卻從天上走。 朝霞乍吸心耳清,沆瀣忽餐肌骨瑩。 九門不掩閶闔靜,玉女下詔馳名姓。 始驚造作玉樓記,白馬詩囊空委地。 又疑本是謫仙人,錦綬紗巾初溷塵。 鳳簫一聲輕哽咽,霧卷云收天水徹。 葛洪伯喬兩無知,送下九霄不言別。 時人學仙不得仙,未能白日升青天。 無心卻向夢中見,千萬人中何處傳。
幾度珠簾卷上鉤。折花走馬向揚州。老去不堪尋往事,上心頭。 陶令無聊惟喜醉,茂陵多病不勝愁。脈脈春情長不斷,水東流。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作個生崖終未是,誰能鐵裹斗錚錚。 相看領會一談勝,山自白云江自橫。
張氏母袁稱壽星,生紹興庚申今有百五齡。 子孫耕稼食可飽,女婦紡織織衣稱情。 白發既脫生黑發,耳目聰明長步行。 五朝皇帝恩廣大,一老平時身太平。 鄉里皆慶喜,縣官問姓名。 闔門漏屋下,上詣縣官廳。 太夫人之面可識,太夫人之堂可升。 即前再拜問起居,謝官下念田里氓。 尊高年以長其長,凡為人子沸歡聲。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