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青樓歌舞勝杭蘇,
花月神仙總一途。
騎鶴腰纏爭艷羨,
無人解道董江都。
青樓歌舞勝杭蘇,
花月神仙總一途。
騎鶴腰纏爭艷羨,
無人解道董江都。
揚州的歌樓舞榭中歌舞之盛超過杭州蘇州,花月美景與神仙般的享樂生活都如出一轍。世人爭著羨慕那些腰纏萬貫、騎鶴來揚州的富貴者,卻沒有人體會并提及漢代大儒董仲舒(曾任江都相)的精神境界。
青樓:此處指歌樓舞榭等娛樂場所。
杭蘇:杭州與蘇州,均為歷史上繁華的江南城市。
花月:代指風月美景與享樂生活。
騎鶴腰纏:化用典故『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出自《殷蕓小說》),形容追求富貴享樂的行為。
董江都:指漢代大儒董仲舒,曾擔任江都相(江都治所在今揚州),以弘揚儒學著稱。
詩作可能創作于揚州因鹽運、商業興盛而浮華風氣盛行的背景下(如清代)。時人多沉迷于物質享樂,而作者借古喻今,以董仲舒的文化精神反襯世風之浮躁。
全詩以揚州的繁華享樂為引,通過典故與對比,批判世人追逐富貴的短視,推崇賢者的精神境界,語言簡練而內涵深刻,是一首針砭時弊的詠史懷古詩。
憶妾初嫁時,感君涂蔇茨。
嫁君未三載,君行河北陲。
長庚耿天際,飯粟羹伏雌。
君云去不遠,五月當來歸。
聞君往從軍,裘馬事輕肥。
蓬蒿沒深巷,風露凄妾衣。
夫君豈不念,將由道路逶。
道路或孔邇,妾憂寧不知。
豕交食弗愛,獸畜愛弗敬。
烈士死一言,利祿安足競。
陛戟覲伏波,井蛙敗人興。
不見古公子,親御侯生乘。
塵世如天海,團團共月光。
一輪秋正滿,百刻夜偏長。
端正惟三五,空明更十方。
萃臺猶卓午,梧井欲飛霜。
箭漏迷青海,闌干轉上陽。
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
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仁哉彼君子,天地融一襟。
得情貴勿喜,顧畏如弗任。
神明次公政,所至留棠陰。
寧使民覿德,茲言良足欽。
天欲今朝雨,云如滿八區。
居然同愿望,如此竟虛無。
鵬運風猶黑,龍光電又驅。
遂成神女夢,誤擬阿香呼。
酷吏逾前憯,余民絕望蘇。
皇心終不測,變化屬須臾。
盛世佳公子,明光避暑曾。
調冰初入水,和水亦成冰。
鳴佩朝儀鳳,揚鞲夕臂鷹。
汲來金碗脫,攪碎玉崚嶒。
一吸風林壑,重傾雪肺膺。
瓊姬持袖舉,疑飲露盤升。
異代羲皇上,余生晉宋間。悠然無一事,政爾見南山。
西曲風流遠,東籬意思閑。吹衣涼浩蕩,矯首碧孱顏。
雙蝶來何晚,白云相與還。是中秦博士,相識少相關。
商巖賚良弼,周岳生甫申。
一賢關世運,六合歸吾仁。
英英丹霞翁,異代獨儗倫。
騎驎下帝所,仗鉞清塞塵。
塞塵行且清,器農不器兵。
廊廟端紱冕,永永扶休明。
片地為爐古,長镵斫雪來。
蒲團容膝坐,榾柮向人煨。
鑿破昆山璞,方如煖閣開。
一根深雨露,四壁漲煙煤。
光怪浮螭吻,云星撥芋魁。
朱門香獸擁,何意早成灰。
風起秋塵外,山空海又圍。
疏疏黃葉外,渺渺白云飛。
掃地驅殘暑,林煙帶落暉。
空明仙仗過,夭矯玉龍歸。
中野悲游子,蒼梧迎帝妃。
回首汾水上,不覺淚沾衣。
天闊雁何之,沈云字字稀。
明知從北至,又說是南歸。
兵氣侵行急,河聲背影微。
江湖霜信遠,城郭主人非。
不惜驚弦得,惟憂系帛遺。
河梁人惜別,似爾不能飛。
雞鳴食孟門,指鹿相秦室。
所以有志士,林樊屏轍跡。
得時貴行道,枉尋豈直尺。
無為趙孟間,笑此陳蔡厄。
齋居苦無悰,散屧步芳圃。
花柳度暖風,莓苔滋宿雨。
疊嶂隠簷牙,幽禽哢林莽。
池光瓦蔽虧,日氣石吞吐。
迥眺覿層城,狂歌隘天宇。
倏歡景已流,俄思愁復聚。
楚奏鐘儀悲,越吟莊舄苦。
人情異窮達,土思渺今古。
信美非吾鄉,歸心屬蘭杜。
萬竅忽爭號,南風動地豪。
此聲何處起,到地似秋高。
草木波頹靡,乾坤暑戰鏖。
有人推戶外,無葉下庭皋。
寒扇憐孤影,征鞍感二毛。
豪鷹雙角聳,無計剪蓬蒿。
五龍閱古今,顏貌儼童孺。
亦有赤松子,駕鴻凌紫霧。
靜心遺紛華,定力養沖素。
因知龜鶴年,非以服食護。
公身天地身,出處系王度。
愿言保千齡,持用答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