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夢奠帖
仲尼夢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齡,具不滿百。彭祖資以導養,樊重任性,裁過盈數,終歸冥滅。無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歸丘墓,神還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必不差二。
仲尼夢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齡,具不滿百。彭祖資以導養,樊重任性,裁過盈數,終歸冥滅。無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歸丘墓,神還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必不差二。
兩株芳蕊傍池陰,一笑嫣然抵萬金。
火齊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曉粧無力燕支重,春醉方酣酒暈深。
定自格高難著句,不應工部總無心。
少年魂夢到廬山,今日親游鬢已斑。
聊復揮毫吟紫翠,未妨拄頰對孱顏。
遙看飛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間。
不為白云頻屬念,應游此地不知還。
東郊云氣曉疎疎,十里相攜霽色初。
林幄盡頭聞杜宇,荇絲深處見王余。
提壺相勸仍沽酒,扶杖來觀或荷鋤。
不向如臯閑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輿。
八郡經生滿鳣堂,那能斗酒博西涼。
晚年刻意玄虛講,蚤歲留心翰墨場。
憐我無氈寒坐客,分公燕寢舊清香。
相逢一笑寧多得,歸去匆匆有底忙。
幽居定何如,頗恨未見之。主人向我言,喜色融雙眉。
修篁流翠陰,寒溪漾清漪。領略非一狀,幽妍發余姿。
空蒙雨亦佳,瀲滟晴更奇。豈惟二江獨,意恐兩蜀稀。
主人信妙士,得此固所宜。天公閟好景,授受各有時。
豈無多田翁,偃蹇逝莫隨。素交懷老蒲,秀句紛珠璣。
安得招歸來,為君賦清詩。往者不可作,后生欲何為。
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蠻區連。秦人避秦久寓此,種桃千樹春風前。
落紅滿地溪路斷,魚郎舍舟得洞天。瑞光浮動見宮室,桑竹交映膏腴田。
蒼崖老木含太古,民物樸野天理全。男耕女織無租痛,雞鳴犬吠通陌阡。
東家西家走相問,客來何許今何年。歷將時事為具言,二世不守嬴氏顛。
人心歸漢沛公起,四百余載瞞竊焉。迄今已復為晉有,尚何懼死長城邊。
豈知世態多廢興,聞之撫髀皆喟然。辭歸未許留數日,陳列俎豆如賓筵。
生逢樂土自可樂,山林朝市非相懸。明朝棹開落塵境,恍如夢破陵谷遷。
淵明一記故實在,世俗竟作神仙傳。裹糧問道不復往,大笑子驥真無緣。
我今置酒嶂峰巔,醉袖起舞凌風煙。大還有訣誰所傳,始自廣成授黃髯。
髯龍上征老聃出,谷神立說洪其源。陰符黃庭龍虎經,伯陽契易誠多端。
況復后學如牛毛,支分派別徒紛然。先天一氣誰真知,來如陽德升九淵。
疾雷破山坤軸裂,政要主者定力堅。前弦之后后弦前,藥物不可錙銖偏。
黑白相尋秘融結,髣髴有象形質圓。周天運火循屯蒙,非同坡老燒凡鉛。
無中生子奪造化,脫骨洗髓乘云??。鞭笞鸞鳳隘八極,銅駝一笑三千年。
胡為知此不自煉,先儒嘗戒偷生安。人身生死猶晝夜,以道順守全此天。
何須行怪出世法,屏棄骨肉潛荒山。君臣父子與夫婦,兄弟朋友綱常間。
圣人設教若大路,反趨旁徑迷榛菅。方壺員嶠渺何許,徒令世俗滋欺瞞。
房公便合掃塵壁,大書我詩為訂頑。
暑氣推不去,涼風挽不來。
中庭月色浄,攬衣起徘徊。
夜久萬籟寂,秋近孤蛩哀。
月墮玉繩低,此興真悠哉。
水凈溪空峰更青,目雖未到已先明。
棟浮萬縷晴云細,軒擁千重夏木清。
幽興入門應自適,殘樽下馬與誰傾。
老僧齋罷唯須睡,不信人間有月評。
草堂有遺基,榛莽歲月久。
我來始經葺,挹翠開戶牖。
群山供嘯傲,萬象皆奔走。
所以名樂山,欲企仁者壽。
平生滿耳說宣城,入境云煙照眼明。
過雨偏濃千嶂碧,未秋先冷數溪清。
細看菡萏波間色,時聽綿蠻竹里聲。
不是多才謝公子,江山猶解發吟情。
曲士懷軒裳,銖寸較得失。紛紜戰寵辱,矛盾相撞抶。
大方惟達人,天游寄虛室。卷舒儻由己,出處要無必。
時來作砭針,一起當療疾。時去收龍蛇,夭矯自超逸。
隠見了無礙,妙跡那可詰。我公天人姿,宿有補天術。
心緣靜見理,心靜與天一。當年風雨會,黃道賓出日。
乾坤方瘡痍,涂炭入憂恤。神鋒指幽燕,酋領將斧锧。
世數有長消,忽忽謝簪紱。歸來臥林藪,道自無伸屈。
慶堂示余彥,親灑銀筆述。聊遺郢人斤,千載斫妙質。
定應山水觀,中與胸趣匹。仰看衡云飛,云靜山崒嵂。
俯盼湘流水,舟楫空蕩潏。可憐天東北,狼煙暗鬰律。
神州見蒼莽,悲風為蕭瑟。再拜愿有期,經綸勿韜鬰。
天心酌民言,公再調鼎實。風霆驅八荒,游戲須一出。
隔溪蒼翠各西東,架竹為梁路始通。
缺月罅林凝凈綠,斷霞明水抹殘紅。
芒鞋步步幽深處,藜杖聲聲屈曲中。
回首忽驚橋已遠,泠然身御圃田風。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
折花修佛供,持缽乞僧余。
竟日無車騎,依時認鼓魚。
九衢塵一尺,吾自有華胥。
壯觀端宜冠九州,未應萬壑敢爭流。
盡將銀漢為懸瀑,一洗紅塵變凜秋。
白雨廉纖飛迥野,玉龍夭矯下靈湫。
廬山處處雖奇絕,不到開先未是游。
東野龍鐘夸白首,巖詹矍鑠事清修。
胸中似有九云夢,筆下倒傾三峽流。
和我七言清有味,能令三伏凜生秋。
當年廬阜賞心處,恨不攜公九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