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
山游窮日返,絕勝數天平。
偉石皆人立,欹崖忽鳥驚。
僧龕云共住,樵路鹿兼行。
耳畔猶虛響,淙淙落澗聲。
山游窮日返,絕勝數天平。
偉石皆人立,欹崖忽鳥驚。
僧龕云共住,樵路鹿兼行。
耳畔猶虛響,淙淙落澗聲。
整日在山中游玩后返回,最絕妙的景色要數天平山。巨大的石頭都像人一樣站立著,傾斜的山崖忽然驚起飛鳥。僧人居住的佛龕與云霧相伴,打柴的小路能與鹿同行。耳邊似乎還回蕩著那虛渺的聲響,是潺潺的山澗流水聲。
窮日:整日。
絕勝:絕妙的景色。
偉石:巨大的石頭。
欹崖:傾斜的山崖。
僧龕:僧人居住的佛龕。
樵路:打柴的小路。
虛響:虛渺的聲響。
淙淙:流水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是在游覽天平山后,被其景色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天平山景色獨特,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前往,詩人在游玩中領略其美,從而留下此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天平山的美景。其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天平山的奇景,語言自然流暢。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捕捉和精彩呈現。
小樓屋蓋似船篷,聽徹宵來雨更風。曉夢遠尋游釣地,不知身在故鄉中。
背歲心能識,登春巢自成。立枯隨雨霽,依枝須月明。疑是凋籠出,當由抵玉驚。間關拂條軟,回復振毛輕。何獨離婁意,傍人但未聽。
高樓飛步勢層層,夏木陰陰暑不生。地接東南三楚界,星分翼井兩甌屏。尉佗碑在莓苔古,偽漢江流日夜聲。為問伯圖今壯否,夕陽滿地野煙騰。
春雨江頭春草齊,幽禽相對憶云棲?;ㄩ_別院猶堪賞,酒熟前村可待攜。且喜荷衣塵外捲,漫教色線日中迷。豪來不盡東山興,還上漁舟過小溪。
鶴瓢山房,大隱所居,乃在泰伯三讓里,雖道迫廛市。山林如鶴瓢,仙者玉為質,紫髯猬磔目點漆。小謫人間甲子初,那計緱桃幾偷吃。丹成不肯獨長生,時施狡獪蘇罷民。金針幻作黍珠境,跛痾積逮皆能行。既識鶴瓢勝,按圖入冥想,彷佛得要領。長藤古木路迂回,飛泉落澗聲喧豗。不放落紅隨水去,恐引辟地秦人來。鶴可騎,瓢可酌,酌罷縣瓢身上鶴。世人仰望不可親,謖謖松風號萬壑。
扈嶼迤迤連紫臺,瀨江曲曲罷喧豗。漁人釣艇沿溪泊,野老柴門傍水開。樹底巧通仲蔚宅,玄中殊愧子云才。南游兼得酬佳節,黃菊青山共舉杯。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載厚坤。泉化雨而歸澗,葉辭枝而冒根。當吾親而失養,何儔類之可言。自少入奉慈規,出祇嚴命。夜讀晝樵,冬溫夏凊。愿竊效乎微勞,肯暫違乎初性。江之魚兮可饌,庭之雀兮可羅。慶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連柯。乘佳辰而貢喜,候令色以輸和。舞袖斕斑,聊丹花助笑,稱觴諷詠,則好鳥酬歌。饑來驅人,貧而愿仕。倖廁賢書,遂離故里。一曝腮而南歸,五揚鞭而北指。鼯鼠之技已窮,駘駑之心未已。幾跋涉于山川,徒顧瞻乎岵屺。歲在閹茂,橋木倏摧。序逢荒落,婺女呈災。八年之間,連失怙恃。酸辛畢嘗,荼毒交至。欲仰戴兮無天,思措履兮何地。白云飄其不還,浮萍蕩其如寄。亦嘗屈心釜祿,托跡儒官。徼微溫于氈席,借一飽于蓿盤。庭對雙槐之秀,齋涵片石之寒。情有同于捧檄,義無病于素餐。然而燕越迢遙,舟車逗遛。北堂之望雖殷,東征之賦靡就。腸一夕而九回,眉終朝而屢皺。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使我蓼莪廢誦,風木馳思。怵焉魄散,渙爾精離。空灑魚皋之淚,莫遏雍門之悲。欲割股而罔救,縱假翼以猶遲。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幾筵寂兮杖屨煤。覽杯棬兮起痛,披手澤兮銜哀。逐逐塵途,祇自嬰夫韁鎖,悠悠世態,曾何益于根荄。玩白日而弗愛,任高年之屢推。瓶而既罄,恥乃在罍。是以王質躬耕,傅咸解職。絕意騖華,但思竭力。庭巢返哺之烏,徑刈鉤衣之棘。用伸報于須臾,忍忘恩于罔極。誰無父母,我獨匪人。揚名靡遂,養志無因。從此奄綿喘息,索寞形神??偀o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倫。計粗衣而糲食,守淡約以終身。
秋來雙病羽,無夢再乘軒。已驗浮丘相,難招丁令魂。白云遺響斷,脩竹敗翎存。一片華陽石,千年意可論。
舊家浉水上,門向釣臺邊。近市來沽酒,中流坐放船。蒹葭開晚照,洲渚接寒天。漁父如相識,長歌過我前。
向來借箸在籌帷,今趣魁纏入太微。漢郡奚勞汲生守,洛人喜見范公歸。要持真是明公論,莫急同心濟事機。見說九重勤側席,細陳長策慰宵衣?;鹪坪蘸蘸挂铝?,人望公來望有秋。契托棣華承繾綣,辭陳桑土愿綢繆。行為霖雨千疇足,坐解西風一段憂。從此江頭波浪息,柳邊贏得伴沙鷗。
聞道交親知我還,歡迎競欲越鄉關。我于鄉里初無補,又復勞人祇汗顏。
春來常早起,幽事靜中多。采藥行林影,看云坐澗阿。柴門依水竹,茅屋帶煙蘿。卻憶隨朝者,嚴城散曉珂。
東園雨紅花亂飛,繡簾半捲燕雙歸。并州剪刀快如水,茜蘿新樣裁春衣。十二巫山盡神女,屏風照見芳心苦。宮辭裁罷酒微醺,自向金籠教鸚鵡。
纖手呈嘉橘,紅光似酒酣。不言曾共苦,只欲永分甘。涸轍泥成蜜,閒身宅似庵。采歸鮮果至,喜色又盈籃。
角聲催曉雁聲寒,握手都門話別難。行李只留詩卷在,離筵須勸酒杯乾。幾行雪樹臺前見,千里云山馬上看。莫謂沂州氈獨冷,校書原是老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