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庵先生壁上觀李松嵐畫松歌
松嵐畫松誰與匹,畢宏以來推勁敵。數尺根株一百盤,慣將拗筆摹高格。學士壁間畫五松,高枝樛結如蒼龍。蒼龍夜挾雷雨至,五松岳立爭豪雄。瘦蛟蟠紙多棱節,虎脊熊腰姿態絕。老干常捎三峽云,新枝已屈千鈞鐵。
風條露葉故依然,化工入手天無權。水墨經營極意匠,晴煙不斷青?蜷。噫嘻艷蕊濃花世所尚,吾徒冷落知誰向?無用霜皮四十圍,有時白發三千丈。愿君寶此后凋心,桃李春風莫惆悵。
松嵐畫松誰與匹,畢宏以來推勁敵。數尺根株一百盤,慣將拗筆摹高格。學士壁間畫五松,高枝樛結如蒼龍。蒼龍夜挾雷雨至,五松岳立爭豪雄。瘦蛟蟠紙多棱節,虎脊熊腰姿態絕。老干常捎三峽云,新枝已屈千鈞鐵。
風條露葉故依然,化工入手天無權。水墨經營極意匠,晴煙不斷青?蜷。噫嘻艷蕊濃花世所尚,吾徒冷落知誰向?無用霜皮四十圍,有時白發三千丈。愿君寶此后凋心,桃李春風莫惆悵。
松嵐畫松的技藝誰能匹敵?自唐代畢宏之后可稱勁敵。數尺高的樹根盤曲百轉,他慣用拗峭筆法描摹高古品格。學士壁間畫了五棵松樹,高枝盤曲如蒼龍盤踞。蒼龍夜里挾帶雷雨而來,五松如高山挺立爭顯豪雄。瘦勁的松枝如蛟蟠紙,棱節分明;虎脊熊腰的姿態更顯奇絕。老干常拂過三峽的云靄,新枝硬如千鈞鐵屈。風動的枝條、帶露的葉片依然生動,自然造化在他筆下也失了權柄。水墨勾勒極盡匠心,晴煙繚繞,松影蜷曲。哎,艷麗的花蕊濃盛的花朵為世人崇尚,我們這般冷落有誰欣賞?松樹雖有四十圍粗的霜皮卻無實用,有時更似白發三千丈的愁緒。愿您珍惜這歲寒后凋的品格,莫為桃李春風的熱鬧而惆悵。
畢宏:唐代畫家,善畫松,《唐朝名畫錄》載其“樹木改步變古,自宏始也”。
樛(jiū)結:盤曲糾結。
化工:指自然的創造化育之力。
后凋心:典出《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指堅韌不屈的品格。
此詩應為作者觀李松嵐所繪松圖后所作。李松嵐當為清代擅長畫松的畫家,詩中“畢宏以來推勁敵”可見其畫松技藝被高度認可。創作背景或為文人雅集觀畫時,借題畫詩抒發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反映清代文人以松喻志的審美傾向。
全詩以“畫松”為核心,先贊畫技之高(“畢宏勁敵”“水墨意匠”),再摹松態之奇(蒼龍、瘦蛟等喻),后轉議松品之貴(“后凋心”),層層遞進。既展現李松嵐畫藝,更借松明志,批判世俗趨時,是題畫詩中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扁舟去看沃洲梅,
門鎖寒云徑鎖苔。
只待百花都謝了,
清和時節我歸來。
大賊作主將,小賊為偏裨。
殺人如草菅,野戰誰能支?
撫馭一失所,化為狐與貍。
哀哉綠林輩,可用還可疑。
美人靚妝照秋水,
半醉香腮睡初起。
嬌媚不知桃杏姿,
歡娛慣與幽人期。
幽人愛汝顏色好,
寂寞空山得偕老。
大信之信本不約,至誠之誠乃如神。欲識唐虞感通處,泊然無物自相親。
計事應須遠作程,快心多釀后災成。遁來關下無人舍,正為商君法太行。
前有趙張。
后有三王。
蓬蒿附高原,芙蕖植污池。
物生自有性,不為高下移。
貴在世所用,未可以為師。
賤在眾不識,未可以為嗤。
朝聞城西鐘,
暮望城西寺。
寺傍二古松,
長藤垂到地。
山居復何事,臥聽松濤喧。
先人有敝廬,亦在澗東偏。
高榜出層云,正對羅浮山。
羅浮去雖遠,神往復神還。
時逢采藥人,箕踞松下言。
仙人湯沐地,天子翠微都。一片黃云里,芙蓉影有無。松聲搖玉柱,花氣出香爐。君愛西峰好,琴歌定自娛。
萬疊翠氤氳,天風吹不分。飛來一片水,散作四山云。峰影花中落,溪聲雨外聞。紫床將碧枕,高臥羨夫君。
忠臣慚保保,孝子愧安安。文章還遠遜,趙閑閑。年來勛業,分付水精盤。末路真堪笑,一事無成,英雄兒女神仙。問何時委蛻如蟬。返我太虛天。茂陵封禪稿,任叢殘。御風騎氣,撒手諒非難。骨肉團欒好,蕊珠兜率,方知即在廬山。
魚龍方跋扈,雞犬豈平安。五洲蝸角局,不能閑。金甌將缺,先變爛銀盤。滄海揚塵后,荊棘銅駝,只愁淚灑神仙。大槐宮袞袞貂蟬。那有柱擎天。玉龍三百萬,甲將殘。乾坤澒洞,來日大都難。披發吾行矣,儒衣僧帽,黃冠差勝文山。
出師留兩表,王業不偏安。武鄉侯盡瘁,肯偷閑。回思當日,膝向草廬盤。出處何常有,出作完人,處為忠孝神仙。即先生豈薄貂蟬。悲憫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將殘。英雄同恨,鍊石補天難。漢末還唐末,三醉岳陽,何如六出祁山。
濤聲趨左蠡,嶺勢接南安。匡廬真福地,境幽閑。三天子障,虎踞與龍盤。五老峰千丈,結個茅廬,任人謗是神仙。記曾聽萬壑哀蟬。樂似奏鈞天。琪花飄滿地,鳥銜殘。桃源洞里,秦火到應難。我與昌黎異,世間屈曲,不如從汝神山。
西湖雖可樂,南渡太偷安。半閑堂上客,半閑閑。銷金鍋里,蟋蟀斗千盤。炮打襄陽日,葛嶺笙歌,依然人望如仙。水龍吟寓感于蟬。天水碧連天。渡江聞白雁,一聲殘。諸陵何處,花落欲尋難。千古傷心事,年年風雨,如聞痛哭厓山。
烏飛三匝繞,鷦寄一枝安。歸來滄海上,且偷閑。光陰電駛,臘粥接春盤。幸有高堂壽,紅頰青瞳,居然陸地神仙。把萊衣愿換貂蟬。此樂勝生天。南陔詩可誦,補編殘。龍華會上,迦葉與阿難。況有真仙護,今宵此地,便同蕊闕蓬山。
南北馳驅異,
東西奏對同。
翻思三載上,
又是五更中。
好事傳青瑣,
新編出綵筒。
如聞雙鳳語,
翙翙在梧桐。
永言誰孝思?孝思思維則。其則亮不遠,反求自天德。
大孝終身慕,自慕終自身。手足未啟前,履薄如臨深。
跬步一或忘,不孝與不仁。不仁者違天,不孝者違親。
違親斯不孝,違天斯不人。
天形垂沆漭,原勢帶紆馀。
社久熏無鼠,淵澄察見魚。
駉駉開牧庌,蹇蹇度柴車。
卻望斜陽市,行人掉臂初。
江上烽煙雜戰塵
鳳城風景可憐人
白頭老母關情切
眼見鶯花不是春
工于繪事諱言工
韓滉心寧與俗同
惡語發揮非敢惜
所疑不是子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