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
秦地平如掌,層城入云漢。
樓閣九衢春,車馬千門旦。
綠槐開復合,紅塵聚還散。
日晚斗雞還,經過狹斜看。
秦地平如掌,層城入云漢。
樓閣九衢春,車馬千門旦。
綠槐開復合,紅塵聚還散。
日晚斗雞還,經過狹斜看。
秦地的平原平坦得如同手掌,長安城高聳入云。城中樓閣在春日里顯得格外繁盛,清晨時分千門萬戶前車馬往來。綠槐的枝葉開合交錯,街道上的塵土聚了又散。天色漸晚,斗雞的人歸來,路過小巷時四處張望。
秦地:指今陜西一帶,春秋戰國時為秦地。
層城:指長安城。
云漢:銀河,這里形容城高入云。
九衢:指長安城中的各條大道。
千門:指眾多宮門。
紅塵:指飛揚的塵土。
狹斜:指小巷。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長安是唐朝都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城市生活豐富多彩。詩人可能在游覽長安時,被其繁華景象所觸動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長安的繁華熱鬧。其特點是通過對城市景象和人們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出都城的富貴氣象。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唐代城市生活的典型詩作。
民曹水部兩同心,
總是斯文異姓親。
百歲幾遭文字飲,
一官深厭簿書塵。
風翻槐影簾紋碎,
雨洗苔斑石縫新。
笑殺坐中誰更老,
古厓雙鬢半如銀。
三疊霓裳舞紫云,
桃花紅影戀斜曛。
英雄好色尋常事,
身是鐘山蔣子文。
如仁故宜褒,小器自當貶。圣言存至公,功罪豈相□。
□□微此人,孰禦匪茹獫。歸坫備大夫,亦已越繩檢。
末季饒梼餮,妄自作崖廠。聘室至無算,食玉不云忝。
絲毫靡建立,日夜煽虐焰。攫啖知飽足,曾不如猿嗛。
塵塵井覷驢
莫怪目區區
妄迷爭瓦礫
不識夜明珠
還思寫論付官奴,想見臨池興有馀。
莫把家雞等閑厭,恐教人笑換羊書。
西市敏霜日,南躔貫索中。
歌詩憂《板蕩》,占象嘆《屯蒙》。
國柄歸旁落,刑馀蔽主聰。
衣冠嬰赤族,屠狗叫蒼穹。
竟觸貂珰怒,誰憐骨鯁忠。
捐生片語易,仗義五人同。
道直心寧悔,名存死不空。
招魂堤水上,葬骨虎丘東。
墓草侵階綠,山鵑帶血紅。
要離三盡土,千古共英風。
眾鳥趨林鳴,
一鳥拂林飛。
林飛向空沒,
眾鳥聲正悲。
悲鳴思轉長,
羽翰故依依。
九關難可留,
鳥兮盍來歸。
飲啄各有時,
時久悲已衰。
常恐失群侶,
俯仰愿多違。
老我登高欠此樓,羨公乘興及清秋。尚馀文字三王后,不盡江湖萬里愁。極浦風來樵笛起,危城日落賈帆收。卻憐章貢遙相匯,一路民風托共諏。
綠波芳草恨堪論,高閣難期共一尊。何處江山如此好,古來題刻至今存?;S流水春環砌,雁度寒云夜叫閽。自是好游心尚壯,不知秋鬢點霜痕。
濺裳一水自悠悠,繡幰先期烏鵲愁。詩里妝催時逗靨,燈前扇卻半回頭。桃源客到因聞犬,星渚槎間欲飲牛。最是塵間難值候,荷風桂露木蘭舟。
咫尺藍橋阿母家,崎嶇何必玉京賒。銀屏待月聽瓊瑟,金犢迎風起鈿車。纖手擁深通德髻,短箋烘暖浣溪霞。當筵欲問新裁柳,看取春來撲面花。
文章瑞世驚人,
學行刳心潤身。
沅江求九肋鱉,
荊州見一角麟。
爭妍占早。只有梅同調。紫暈丁香青蓋小。比似橫枝更好。
日烘錦被熏香。老夫惱得顛狂。把酒花前一笑,醉鄉別有風光。
戰血潛流石脈中,
蒼崖鑿斷見殷紅。
千年殺氣方回薄,
草木無春山盡童。
南出石屋嶺,言尋石屋洞。
我佛千萬相,神采俱飛動。
題記半剝蝕,蒼苔補其空。
竹徑水潺潺,石樓云滃滃。
蘇陳字磊落,偉望德言總。
霍韜爾何人,下視等蠛蠓。
檐間新燕幾時來,
檐外閑花往歲栽。
丹杏碧桃渾落盡,
綠陰低處結青梅。
北窗銅碾破云腴
捫腹翛然一事無
安用雁行排院吏
正須魚貫看胡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