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富陽不寐二首 其一
夜寒吟至曉,
獨立思冥冥。
浪聒風兼水,
光搖火似星。
微勞何足嘆,
大患累曾經。
更念行船者,
筋骸不暫停。
夜寒吟至曉,
獨立思冥冥。
浪聒風兼水,
光搖火似星。
微勞何足嘆,
大患累曾經。
更念行船者,
筋骸不暫停。
寒夜中吟詩直到破曉,獨自站立思緒深遠。風浪與水聲喧囂,波光搖曳如星火閃爍。微小的辛勞何足嘆息,大的禍患已多次經歷。更掛念那行船的人,身體筋骨不得停歇。
冥冥:深遠、幽遠,此處指思緒深沉。
聒(guō):聲音嘈雜,吵鬧。
微勞:微小的辛勞、勞苦。
累(lěi):多次,屢次。
筋骸(hái):指身體、筋骨。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途經富陽的夜晚。夜泊江邊,因寒冷難眠,耳聞浪聲、目見波光,由自身旅途辛勞聯想到行船者的持續勞作,觸景生情而作。
詩中通過寒夜江景與個人思緒的交織,由己及人,既展現詩人對生活磨難的豁達(“微勞何足嘆”),更凸顯對底層勞動者艱辛的深切同情,情感真摯,視角從個體延伸至群體,具有現實關懷。
閉戶只書癡,郊行粗有詩。
翠深千頃嶠,煙迥幾茅茨。
雨作衣添袷,炊遲晝不饑。
舊題看好在,重是一春期。
唐室文公裔,國朝桐樹家。
學探和靜蘊,文嗣一門華。
尚擬咨黃發,居成后白麻。
公身寧有憾,物論自興嗟。
霧雨雜炊煙,山巔復樹巔。
初疑但紛若,有聽忽騷然。
立馬看題壁,沖鷗喚渡船。
莫嗟饑鴈外,且及暮鴉前。
通學元分族,淵源信有余。
二龍名屢貢,一老慶懸車。
義利過庭訓,興哀迂叟書。
他時家國事,蘄不負幽墟。
姨母比苦脛,涉秋今若何。
音書君定密,離苦我何多。
鳧舄思文瑞,燈窗想驥和。
何能俱款集,未厭數經過。
赤葉江南少,黃花秋后開。
禾場皆藁秸,茅屋半蒿萊。
負日兒童樂,背人鷗鳥猜。
歸心已飄忽,鞭影顧裴徊。
有見匪山色,所聞非市聲。
思公藏有塔,釣士隠無名。
兀兀故林愿,悠悠流俗情。
經禪雖未暇,樵牧念余生。
凜凜君中外,堂堂國盛明。
曾聞百年契,豈待一朝盟。
老矣我何事,勉哉君勿輕。
科名雖世業,直道是家聲。
赤縣權宜非昔時,近聞誰復古人為。
向來聲烈有如此,今日飛騰已似遲。
鴈序相仍盡詞掖,虎城寧獨待瓜期。
歸哉懷玉山邊路,準擬重看召節時。
邂逅相逢索我詩,我詩何有鬢空絲。
能聲故爾媿侯喜,到處其誰說項斯。
肯約山行頻滯雨,預懷別后費相思。
一官獨冷休形嘆,斯會簿書都不知。
路窮千澗底,人絕萬山旁。
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
多年布衾裂,倍覺夜蔬香。
有底從軍樂,題詩日在忙。
山有英靈在,眼應青白分。
問禪公得髓,呈佛我無文。
意賞人知獨,神游默固群。
清詩傳妙旨,讀罷雨花紛。
我敬周夫子,安貧得士常。
眇然居陋巷,隠若臥襄陽。
應對昔為役,滯濡今阻方。
雖慙壽陵步,猶擬舊君傍。
試仰元戎貴,還瞻簿領卑。居間凡幾級,其勢可懸知。
屢進黃堂拜,夙蒙青眼期。筵華紛饜飫,飲劇聽淋漓。
既納違離謁,并頒道路資。間令叩齋閣,禮謝歷階墀。
披豁忘名位,高深詎測窺。憂人多語政,余事亦論詩。
似欲征凡作,何勝枉譽辭。更成湖上集,仍廁幕中奇。
七字昔靈鷲,吾言今總持。流傳久已困,收收尚無遺。
自省才惟薄,難堪德過儀。受之增踧踖,見者亦驚疑。
暫爾休行役,于焉紀謝私。釣竿如可把,懸榻定除絲。
勿謂山園瘠,能令菜本肥。
相雖無肉食,谷免病年饑。
看此鮭三九,何時腰十圍。
試評能自照,孰愈莫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