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陳瞻墨十絕 其五
雉堞回環半倚山
泉聲風順響潺潺
從來省事惟便靜
他日端能憶此間
雉堞回環半倚山
泉聲風順響潺潺
從來省事惟便靜
他日端能憶此間
城墻回環曲折,一半倚靠在山巒之上;泉水聲順著風勢,潺潺作響。從來想要省事,只需追求便利與寧靜;將來必定會回憶起這個地方。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墻的齒狀矮墻,代指城墻。
回環:環繞,曲折環繞。
省事:減少事務,簡化繁瑣之事。
端能:必定能夠,肯定可以。
此詩或為作者游覽或居留于依山傍泉的城邑時所作。詩中“省事惟便靜”體現宋代文人對簡淡生活的追求,結合“他日憶此間”的感慨,推測創作背景為作者身處安寧環境時,因景生情,抒發對當下時光的珍惜。
全詩以山城靜景入筆,由景及情,通過“泉聲潺潺”“省事便靜”等描寫,突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語言簡潔,意境恬淡,展現了宋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與細膩的情感體驗。
天人彌天同一游,灑落珠璣不自休。二老風流今凈盡,空馀怪石對龍湫。
劫火炎炎是事灰,劫空空處有靈臺。更無妍丑成痕垢,妍丑俱從個里來。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揮毫隔竹蕭蕭雨,洗墨臨池澹澹煙。熟讀《離騷》還痛飲,頹然猶藉古人眠。
神女乘云去,靈泉滿澗清。蛟龍馀窟宅,雷雨變陰晴。樂飲來浮斝,勞歌對濯纓。還期明月夜,同聽佩環聲。
不隨百卉望秋零,仙質風霜任飽經。聞道南陽甘谷下,稍沾剩馥已延齡。
桃李陰陰一水涯,因人封殖更繁華。湖光凝碧花飄錦,春物惟應此地嘉。射者如仁求審固,美哉成室序朋儔。今時賓禮存無幾,舍矢猶堪一獻酬。北渚清泠十頃波,偶來憑檻意如何。且觀秋水蒙莊論,休聽滄浪漁父歌。郊原西與莽蒼連,隔岸人家小徑穿。滿目風光杳無際,柳如山色草如煙。椒澤疏源勢不休,繞城冰玉湛寒流。鳧鹥容與菰蒲亂,占得江湖一望秋。朱橋矗矗兩園間,湖水平時柳可攀。車馬等閒湖上去,游人常踏月中還。近郭溪流一衣帶,中流鳧嶼小蓬萊。西園勝事憑高盡,到者踟躕不忍回。廣寒宮殿誠誇誕,消暑樓臺久寂寥。未似虛亭面空闊,時時清籟濯煩歊。春來何處最花繁,湖水西頭百畝園。無限游人折紅蕊,可憐桃李自無言。高亭春望思無窮,千里人煙指顧中。比屋如云濃被野,頤頤醇俗樂時豐。丞相臨人以惠和,三年鄉校起弦歌。至今旌旆曾游處,猶道當時樂事多。夾岸垂楊展綠陰,倚空庭樹照波心。游人不泛西溪水,豈見回環野徑深。荒臺孤映拂晴霓,曾是諸侯筑館基。一郡人誇最高處,年年長作會春期。
鵲絆晴絲柳絮乾,金沙玉李斗開顏。此時此景此中意,付與仙翁一餉閒。
與君飛上瓊樓,蓬山絕頂愁風露。不如仍在,容園月下,對花起舞。人海中間,居然有此,兩三鷗鷺。指尋常池榭,今宵燈火,是后日,思量處。冷福誰來相妒。猛回頭舊歡都誤。江南一帶,空庭曉白,影梅無語。姑射歸遲,料應未改,渾身縞素。且紅闌拍遍,橫吹玉笛,夢游仙去。
三何聲價數君多,長約耆英載酒過。皓月停杯歌郢曲,清風吹袖拂云和。日移花影來窗隙,鳥雜松聲落澗阿。蹇拙欲追詩社末,紅塵華發夢中皤。
青帝鑾輿此夕還,和風吹綠遍千山。輕盈客坐星橋里,爛漫花生火樹間。五夜追歡難盡興,百年沉醉得長閑。六鰲涌動蓬壺闕,愿乞仙丹一駐顏。
寒空黯慘塞不開,篩瓊屑玉卷地來。乾坤變滅定何意,風為披拂云剪裁。和聲載路天亦喜,簸弄花絮為春臺。了知麥秋更好在,老農指此豐年媒。
義戰今誰有,完師眾所安。從容隳巀嵲,談笑卻兇殘。攘攘持牛酒,紛紛躍馬鞍。東南馀赤地,萬一慰饑寒。
今古幾詩人,擾擾劇毛粟。吾愛陶與韋,泠然扣冰玉。大雅久不作,聞韶信忘肉。求音扣寂寞,一嘆動鄰屋。水風清鶴夢,月露洗蟬腹。白頭兩遺編,吟唱心自足。誰為起九原?寒泉薦芳菊。愚軒具詩眼,論文貴天然。頗怪今時人,雕鐫窮歲年。君看陶集中,飲酒與歸田。此翁豈作詩,真寫胸中天。天然對雕飾,真膺殊相懸。乃知時世妝,粉綠徒爭妍。枯淡足自樂,勿為虛名牽。
往日豐姿劇可憐,垂頭無語怨荒煙。極天關塞馀羌笛,小劫池臺感脫綿。未老桓公新甲帳,思歸屬國舊丁年。閨中少婦如相問,瘦到斜陽水驛邊。
凡圣通同共一家,寂光田地看生涯。而今選佛心空去,自有丘園開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