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道中
打槳湘南路,疏帆掛雨輕。
青山如舊識,華發是新生。
苦竹深藏寺,春潮半入城。
行人正愁絕,怕聽鷓鴣聲。
打槳湘南路,疏帆掛雨輕。
青山如舊識,華發是新生。
苦竹深藏寺,春潮半入城。
行人正愁絕,怕聽鷓鴣聲。
在湘南的水路劃著船前行,稀疏的船帆在雨中輕輕飄蕩。兩岸青山好似舊日相識,而我卻新添了白發。苦竹叢中隱隱藏著一座古寺,春天的潮水漫到了半個城里。遠行之人正愁苦到了極點,更怕聽到鷓鴣的啼鳴聲。
打槳:劃船。
疏帆:稀疏的船帆。
華發:花白的頭發。
苦竹:竹的一種,筍味苦。
鷓鴣聲:鷓鴣的叫聲,古人認為其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容易引發旅人愁思。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是在湘南旅途之中。當時或許社會動蕩、旅途艱辛,詩人在漂泊中感慨時光流逝,內心充滿了愁苦。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愁緒和歲月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羈旅題材詩歌的特色。
江云薄薄弄秋晴,小小籃輿款款行。才近□光山自別,稍迂石險路方清。峭崖全是古銅色,好鳥略無京樣聲。林下住家圖穩靜,近來此處亦多爭。
兩出皇華使,重宣圣主仁。彭城方駐節,柏府暫棲身。撩我月當午,蒸人暑尚殷。跏趺一夜坐,感慨百憂新。起看星河動,尋驚木德迍。正須云漢續,誰復便宜陳。錦繡公侯第,艱難嶺海濱。天驕仍北寇,交阯更南鄰。郡邑飛芻急,朝廷授鉞頻。公門盡桃李,大道半荊榛。內子長厭肉,邊兵或脫巾。留連中使貢,辛苦役夫嗔。遠地聞遷賈,何時喜聘莘。廟堂端有策,夔契不無人。奮激書生志,難危壯士顰。青云曾黽勉,白屋本酸辛。忝逐登龍士,羞隨入幕賓。幸叨三鼎祿,敢謂一官貧。年到知非處,心應燭理真。軍儲公出納,王法每持循。慷慨思投筆,勤勞學伐輪。深恩宜結草,盛世莫思莼。中澤悲鴻雁,仙槎望紫宸。徙薪徒有意,托諫竟無因。馬足千山路,衣襟三斗塵。昨逢南海客,傳說故園春。但得平安報,無煩松菊詢。詩書付兒子,賢否任蒼旻。許友留孤劍,防身秘六鈞。應酬慚敏捷,孤耽共嶙峋。行檢卑投閣,文章準過秦。百年忽過目,雙鬢日添銀。上酒歌陶子,卜居憐楚臣。疏狂期入社,遺忘輒書紳。清譽資朋友,丹心質鬼神。耽吟長入夜,作事每淩晨。□道惟堪慮,循環復可欣。載歌天保頌,跂足太平辰。□德□還長,吾人屈又伸。幸逢堯在上,坐見俗還淳。
棋品從來重一先,后庭無事綠窗閑。昭容不賭尋常物,言得千金紫玉環。
君王賜第御靈和,兄弟同時捷雋科。名占風雷三級遍,恩沾雨露一門多。衣冠盛事喧金榜,里巷榮歸綴玉珂。他日鳳池須接翼,侍中陰德有馀波。
溵之水,可以方,可以舟。子之歸矣,可以斯游。溵之水,可以河,可以海。子之歸矣,可以斯邁。溵水有岸,白石有爛。斯邁斯游,槳也永嘆。
忒殷勤,檐際一抹秋痕。引上金粟月娥,真個也銷魂。重整羅鬟波襪,向雁繩斜處,步碎羅云。還疑是渡鳧,舞衣顛倒,如夢如塵。飛瓊伎與,回丸承溜,騁巧翻新。嘅此生涯,盡去來、飄同輕絮,點點芳春。踏歌和罷,了歡場、已過黃昏。驀又惹起,紅愁碧怨、有誰憐汝,只自溫存。
秋日山居好,新涼讀舊書。黍馨秋社祭,燈燦夜灘漁。茄摘收花后,瓜嘗脫蒂初。早田三得雨,一飽解憂虞。
西山吾故人,久別渴一訪。潭柘稍阻深,戒壇致清曠。前游悔草草,夢想半已忘。有分及馀年,登巔騁秋望。見從得二子,濟勝聊自壯。猶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此心本無住,所見孰真妄?聞梵各灑然,無為憶曩向。
雙堠頻頻減去程,漸知身得近京城。春來愛有歸鄉夢,一半猶疑夢里行。
驚起鼠聲窣窣,催行燈影幢幢。緊約臂圍雙袖月,低壓眉棱一帽霜。連云溪路長。續夢興中易破,尋詩囊底多荒。漸覺亂山迎面綠,恰喜朝暾射眼黃。壚頭蒸餅香。
日跂高風謝世紛,只思移疾臥漳濆。萬鐘糠秕常知慕,三徑蓬蒿欲自耘。忠義心誠終老合,仙凡岐路此時分。唯瞻天外冥鴻遠,會起卑飛及舊群。
午夜松風蕩九圍,英雄何事任奔馳。可憐云夢傷心處,應恨當年匹馬遲。
霄漢誰能問布衣,招尋偶復此相依。溪山待老嗟行邁,名祿關心悟昨非。樹密林猿當徑下,春閒江鳥向人飛。舟經浩蕩行將沒,家入蒼茫晚未歸。滿地荒煙迷蔓嶺,亂峰寒日照柴扉。望窮盡處情兼遠,坐到忘言思轉微。幽事獨憐西澗草,清狂不種北山薇。只應李愿歸盤谷,人物于今一笑稀。
汛掃柴門出候君,春泥野草綠紛紛。寧知夜半山陰雪,翻作江東日暮云。
九里一瞬耳,風墻葉葉輕。若知傾側險,只有半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