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元旦 其一
喔喔天雞又一鳴,雙懸兩曜展光明。
承天仰看金輪轉,震地訛傳玉斧聲。
漢厄愁看正月卯,代來幾協大橫庚。
自歌太乙迎神曲,終望余年見太平。
喔喔天雞又一鳴,雙懸兩曜展光明。
承天仰看金輪轉,震地訛傳玉斧聲。
漢厄愁看正月卯,代來幾協大橫庚。
自歌太乙迎神曲,終望余年見太平。
喔喔啼叫的天雞又一次報曉,太陽和月亮雙雙高懸展現出光明。抬頭仰望天空,如金輪般的太陽運轉。大地震動,還訛傳出玉斧的聲響。憂愁地看著漢朝曾遭遇正月卯日的厄運,改朝換代似乎也應和著大橫庚的預兆。我自己唱起太乙神的迎神曲,始終盼望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太平盛世。
天雞:神話中天上的雞,這里指報曉的雞。
兩曜:指日、月。
金輪:指太陽。
玉斧聲:有不同說法,這里可能象征著某種不祥或變革的傳聞。
漢厄正月卯:可能是指漢朝曾在正月卯日有過厄運。
大橫庚:一種帶有預示改朝換代等意義的說法。
太乙:古代神話中的神祇。
“庚子”年可能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歷史上庚子年常伴隨著一些重大事件和動蕩。詩人在元旦寫下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不穩定狀態,詩人目睹時局變化,心懷憂慮,同時又對未來抱有希望,在新年伊始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對時局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將神話意象與歷史典故相結合,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思考。
假仁圖霸,尊王斥戎。民受其賜,圣與其功。治國長才,卓有令聞。四維之言,可以為訓。
笑別鹓行問鶴田,歸來林壑故依然。月明震澤秋應早,柳映閶門地亦偏。黃閣未曾登扈圣,青山相對更懷賢。東曹此日情何限,目斷冥鴻在遠天。
不信江流有路通,雙巖忽裂見虛空。石屏生覺霜筠細,云竇斜開鳥道窮。夜靜愛當船上月,心閒受得峽中風。隨時歇處吾歸處,辛苦都來怯塞鴻。
故人手寫光風字,遠托征鴻寄草堂。鐵畫銀鉤且休論,高情雅意可能當。
長說川南夜。煉紅心,寒燈孤影,竹籬茅舍。春信遲遲東風惡,望斷茫茫荒野。最怕見,花開花謝。夢里天堂空自許,到如今畫餅都成假。當日事,哪堪話。先生畢竟佼佼者。待歸來,衣冠重整,斗牛光射。腹內藏書三千卷,融鑄西夷華夏。人共仰,天然風雅。一笑朗吟登高去,正山城霧散樓如畫。云渺渺,水東下。
貞木非兔絲,根抱不相離。寧為獨棲燕,視此屋間兒。豈不念偕飛,此兒不可攜。婦道貴從人,一去志愿乖。東家嫂自由,門內我當支。將身代嫂守,將心報父母。生男幸抱孫,生女拌人婦。蒼天不可知,孫大經女手。
花落青林早閉關,禪心不獨靜時閑。虎溪去后無奇跡,一葉蘆風左里還。
看花攜過青墩路。曾鈐取、法駕朝元新句。風起百花搖,問赤城何處。惆悵人間如一夢,奈夢也、無常無住。愁佇。聽三更漁唱,笛聲清苦。誰付。融扁銅章,有宮砂麝搗,香泥猶護。流轉幾何年,置小倉窗戶。今日颙園詞賦手,一例是、洞霄仙侶。留與伴詩鐙,編入松庵印譜。
嫦娥天上人誰識。家在蓬山煙水隔。不應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當日客。雙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間青與白。檀郎未摘月邊枝,枉是不教花愛惜。
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花如染。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胭脂臉。
新鶯初學囀,乳燕正交飛。芳草青絲發,垂楊金縷衣。昔日迷樓下,家家擁翠幃。
自從智者去,寶珠曾游此。今日無念來,添一故事矣。
玉殿萬幾閒,宸章燦珠蕊。俯念簪履舊,恩光來太紫。禁籞玩長春,嫣然異群卉。群卉固亦佳,時過逐流水。獨此供清游,馀香襲芳芷。一經圣品題,貴名何日已。再拜體皇情,感深銘諸幾。
水上亭臺涼氣多,扣舷倚棹唱吳歌。何人為放青蓮出,剪卻翻翻一萬荷。
別來何所見,秋色在平蕪。墜葉濠梁滿,殘星水榭孤。蟬聲催度曲,鳥語日提壺。往日園林主,題詩向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