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感懷 其二
氣血將衰事易忘,
中年無志轉荒唐。
悔拋書卷求名懶,
誤逐風塵為口忙。
抱子未知能式谷,
娶妻差喜識糟糠。
從頭想到親恩厚,
未報涓埃暗自傷。
氣血將衰事易忘,
中年無志轉荒唐。
悔拋書卷求名懶,
誤逐風塵為口忙。
抱子未知能式谷,
娶妻差喜識糟糠。
從頭想到親恩厚,
未報涓埃暗自傷。
氣血逐漸衰退,許多事情容易遺忘;人到中年沒有志向,反而顯得荒唐。后悔當年放棄讀書,對求取功名變得懶散;錯誤地奔波于世俗事務,只為了生計忙碌。抱著孩子,不知能否教導他向善;所幸妻子能安于貧寒,識得共患難的情誼。從頭想起父母的深厚恩情,未能報答點滴,暗自悲傷。
氣血:指人體的元氣和血脈,此處代指身體健康狀態。
轉:反而,變得。
拋書卷:放棄讀書學習。
逐風塵:奔波于世俗事務,指為生計操勞。
式谷:出自《詩經·小雅·小明》“式谷以女”,意為教導子女向善。
糟糠:粗劣的食物,代指共患難的妻子(《后漢書》有“糟糠之妻不下堂”)。
涓埃:細流與塵埃,比喻極微小的事物,此處指未能報答的點滴恩情。
推測創作于詩人中年患病時期。病體的衰頹觸發對人生的回望,結合當時可能的仕途不順、生計奔波經歷,借病中感懷抒發對前半生的反思與遺憾。
全詩圍繞“病中感懷”展開,以中年視角回顧人生,聚焦無志之悔、生計之累、家庭之思、親恩之愧,情感真實動人,展現了傳統士人在理想與現實間的矛盾,語言質樸而意蘊深沉。
黑頭臺鼎,畫戟牙門整。文筆健,風裁正。芙蓉丞相府,屈軼中書令。論事業,從來魏自同于丙。北斗斜珠柄,南苑陳金鏡。司馬相,臣民慶。明堂朝玉帛,太廟編鐘磬。魚水樂,千秋不數貞觀盛。沙堤隱隱,直接丹霄近。臣稷契,君堯舜。天留黃閣老,月照頭廳印。還說道,秋期今日懸弧準。簾外涼飆緊,階下新桐引。仙醞熟,宮袍俊。地居卿貳上,骨帶神仙分。齊獻祝,恒山蒼翠堆千寸。
幅巾私第已歸休,當寧虛懷更款留。避寵雖辭持節冊,送行猶用濟川舟。城南舊圃扃花洞,洛下新莊引御溝。詔諭兩京居密邇,不妨乘興往還游。邦人欽佇見儀刑,詔使相望對寵靈。位冠三公師尚父,躬全五福壽康寧。久留行色春過半,乍別天顏涕欲零。誰識上心優老意,從行仍許鯉趨庭。昔美都門祖二疏,太沖篇詠貴良圖。不聞賓主俱公鼎,未見篇章出寶跗。河岳英靈添賦詠,都人士女競歡娛。皆言元老歸休盛,恩禮便蕃自古無。
與君共哭宣城守,轉眼曾經幾度春。聽法已知三世幻,還丹誰保百年身?堂虛陳榻懸孤月,風冷牙弦冪暗塵。地下修文今得否,卻疑桑戶返于真。
倉卒還相失,艱危獨后來。亂山當日暮,長路入風埃。攘攘從誰問,沈沈只自摧。逢迎忽驚喜,相顧歘興哀。
山國不栽桑,抱布貿絲藏。恩詔光明燭,寒燈織室光。
考古年來喜有徵,相攜步步上崚嶒。皇華使者歸朝著,好為詩翁說禹陵。
衲僧去就水云姿,偶墮夤緣出應時。今日又歸林壑去,得便宜了得便宜。
芳樹陰陰鳥語嘩,綠云晴雪映紅霞。青山可是堪人恨,藏著中巖十里花。漫山白白與紅紅,小樹低叢看不供。總道楂花香氣好,就中偏愛玉瓏松。溪童相對采椿芽,指似陽坡說種瓜。想得近山營馬少,青林深處有人家。湍聲洶洶落懸崖,見說蛟龍擘石開。安得天瓢一翻倒,躡云平下看風雷。仙壇倒影鳳麟洲,一道云光插素秋。也是天公閒不得,海東移著海西頭。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不見魏唐睢,挺劍秦王前。
桃花幾片隔墻飛,獨自危樓徙倚時。目送斷鴻云外沒,東風吹淚落天涯。
清秋多逸興,月出更相宜。城郭滄洲迥,園林白露滋。竹深邀送酒,魚躍喜鳴絲。忍向寒光底,徒歸不詠詩。
古寺山巔路不平,勞人到此已三更。夜深漸覺神才靜,地僻從教夢亦清。小憩自然捐俗慮,少閑便是學長生。塵緣自此渾忘卻,又聽晨雞喚早行。
謾驅羸馬走西東,十里官亭萬里通。巨鎮已更今日邑,穹碑猶載昔賢功。依依楊柳妝春色,漠漠埃塵起暮風。遙憶宋家三百載,不將長劍倚空同。
鶼鶼一赤一青衣,比翼多年在翠微。南海有禽皆不北,如何夫婿不歸飛。
雄鳩啼不歇,客散近黃昏。蠟屐粘香絮,單衣繡雨痕。炊煙尋去徑,社鼓望前村。半道牛車至,爭馳入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