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復湛泉翁寄讀興國生祠碑詩四首 其四
名公聞道本天為,
心性圖傳太極碑。
立德立言皆不朽,
萬年王澤萬年祠。
名公聞道本天為,
心性圖傳太極碑。
立德立言皆不朽,
萬年王澤萬年祠。
有名望的公卿通曉大道本是天然生成,心性之學的圖錄流傳于太極碑刻。樹立德行、著書立說皆能永垂不朽,帝王的恩澤萬年長存,生祠也將萬年永在。
名公:有名望的公卿或賢達之人。
天為:天然生成,指大道源于自然規律或天理。
心性圖:宋明理學中關于心性理論的圖錄,如周敦頤《太極圖說》等。
太極碑:可能指刻有太極圖或理學經典內容的碑刻。
立德立言: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指樹立德行與著述立說可永垂后世。
王澤:帝王的恩澤,此處或指名公受帝王推崇而惠及后世。
生祠:為活著的人建立的祠堂,用于紀念其功德。
此詩為和湛泉翁《寄讀興國生祠碑詩》而作(次韻)。興國生祠當為紀念某位推崇理學的名公所建,詩人通過詩作回應,反映當時對理學名公德行、學說的推崇,以及生祠作為功德象征的社會背景。
全詩圍繞名公的德行與學說展開,肯定其“立德立言”的不朽價值,借“萬年王澤”與“萬年祠”強調其影響的深遠,是對名公功績的頌贊之作,體現理學思想在當時的社會地位。
天上歸來久杜門,生平心事與誰論。衰殘伏枕還憂國,強起含飴且弄孫。元夕華燈喧里巷,新春淑氣滿乾坤。追思朋舊今無幾,何日相過倒一樽。
一種精神分外奇,肯同桃杏炫秾姿。春香小店年年酒,月冷閒庭夜夜詩。一枕暖云鶯喚曉,滿簾晴雪燕來時。洗妝最惜春風面,粉褪香殘欲怨誰。
北園依梵庋,東郭據梧桐。鶴并千年骨,詩傳一祖風。有愁添鬢白,無藥駐顏紅。臺上秋期句,思君類渴虹。
麟也嗟如此,天乎涕獨零。江間消間氣,天上失機星。異瑞遵三代,嘉祥冠四靈。拳攣宛馬足,彷佛野麇形。高冢云猶白,空林草自青。無由歌一角,宜爾壽千齡。同本時方驗,歸和世未聽。東川唐故事,西狩魯遺經。謾托犁牛子,虛期紫鳳翎。美茲賢令尹,見此古儀形。畫擬功臣閣,書歸太史銘。觀風有使者,還與上明廷。
低棋屢倖先著,拙飲常推后乾。說甚正襟危坐,贏他袖手旁觀。
概無悲憫佛心情,捉得蚺蛇照樣烹。雞被汝餐難索討,身遭予手亦公平。豈饒陰狠李林甫,除卻溫柔白素貞。反正神州正橫掃,不如作我肚中羹。
搖落江天氣慘凄,野黃云白惑東西。可憐饑鼠當人立,無柰寒鴉向客啼。杳杳夕陽葭浦闊,茫茫秋水稻田低。銷魂何地歸衰疾,觸處煙塵沸鼓鼙。
無正文。
何處飛來十二紅,萬年枝上立東風。楚王宮殿皆零落,說盡春愁暮雨中。
鎮日芳洲游冶。忘卻夕陽西下。蘆花深處隱漁船,但聽漁歌嘔啞。仙源堪絕俗,塵世事有何牽掛。螯肥酒熟自陶然,野老笑容如畫。
孤蹤隨寶地,碩德重禪林。雨遍龍歸洞,天空鶴在陰。泉聲山路靜,松影石塘深。何日聽高論,令人慰夙心。
玉壺光轉又升空,樂復樂兮焉有終。升復升兮照復照,佼人何處去無蹤。
鋒棱磨盡方藏拙。老懷羞對天孫說。風葉動清商。依稀似九章。飄蕭雙鬢雪。臥看彎彎月。月缺有時圓。人無再少年。
小亭何用赤闌橋,細柳新荷綠四遭。落日胡床更東望,碧天如水月輪高。
朔風亂掃江云飛,山人為予開石扉。一斗胡麻煮未熟,散發千峰歌采薇。吳江楓落客已遠,楚塞秋深鴻未歸。明月墮地白如水,濕爾巖頭蘿薜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