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后盧橘一株冬前先開極香
盧橘花殘細細飛,
滿枝晴日鬧蜂兒。
霜馀有此香無奈,
合與稱題賦小詩。
盧橘花殘細細飛,
滿枝晴日鬧蜂兒。
霜馀有此香無奈,
合與稱題賦小詩。
盧橘的花瓣已經殘落,細細地飄飛;晴日下滿枝花朵,引來蜜蜂喧鬧。經歷霜寒后仍有這般令人無法抗拒的香氣,正適合為這應景的題目寫一首小詩。
盧橘:指金橘或枇杷,此處泛指一種冬季開花的果樹;
鬧蜂兒:指蜜蜂喧鬧,形容花繁引蜂的熱鬧景象;
霜馀:霜后,指經歷寒霜之后;
無奈:此處指香氣濃郁到令人無法抗拒;
合:應當,應該;
稱題:符合題目,應景。
此詩為詩人冬日于燕堂后見盧橘一株早于冬前開放,香氣濃郁,遂觀察其花殘蜂鬧、霜后留香之景,因景生情而作,屬即興詠物抒情小詩。
全詩以細膩筆觸描繪冬前盧橘花開景象,通過殘花、蜂鬧、霜香等細節,突出其獨特生機與香氣之盛,語言生動自然,情景交融,展現詩人對自然小景的敏銳觀察與喜愛之情。
紫霧龍鸞月里游,白銀宮殿海中洲。麻姑宴罷壇猶在,葛令丹成井獨留。滴雨浮嵐空翠晚,飛花散玉瀑簾秋。誰能共食金光草,來住仙家十二樓。
風杪影凌亂,露輕光陸離。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道樹千花發,扶桑九日移。因山成眾像,不復藉蟠螭。
菜花一尺籬門開,栗留聲斷斑鳩來。舍南青苗沒人插,郎在黔中何日回。
近搆行窩殊可愛,短籬蓬屋小窗紗。休言暫住非真宅,偶得安居即是家。雨過近移官寺竹,春來唯欠故園花。落成不待賓朋賀,新水銅瓶自煮茶。
惆悵枯株無晬盤,云橫太白夢魂寒。半生驕吝如蝸縮,自把西銘反覆看。誰掘驪山起老師,竹林燈火共心期。年來后學輕前輩,看徹皋比罷講時。
二月如塵霏細雨,略識微寒,浸浸青衫縷。鬢上東風縈不去,咿喁似與人私語。記得云溪春楚楚,便向天涯,不異山中住。日作春詞勤寄取,乞君誦與桃花樹。
青山當?頭,流水在?下。披襟獨揮車,鷗鷺與同社。我本避世人,初非漁釣者。得魚亦不賣,有酒聊自寫。百年如過鳥,萬物猶一馬。與世久相忘,胡為不予舍。
誰遣談天太逼真,取憎造物得辭貧。不妨小隱君平肆,戲與人間閱貴人。
瞻望宸游又十年,三年宦轍到窮邊。天回地轉星河近,夜夢升朝奉御筵。
遲遲春日滿花枝,江上群兒弄影時。漁翁睡足船頭坐,笑卷圓荷當酒卮。
細語呼人遠不聞,水光搖蕩石榴裙。一身肌骨無多重,欲入荷花化彩云。
嶺上孤松攲落照,水中花島散馀霞。人疑五柳先生宅,又似三堂刺史家。
襜帷十載使君東,開府還當楚地雄。江漢日高天子氣,樓臺秋敞大王風。重瞻執法臨臺象,自許論文見國工。有客儻能鸚鵡賦,莫令才子嘆漂蓬。
舊病猶存新病又,知是前因,來結今生友。自看依然非白首,些微二豎吾何有。細啜姜湯能當酒,忽想杯邊,素日清狂夠。莫更沉酣為世詬,蓮花明落紅波皺。
高堂風雨夕,深夏生微清。但驚秋氣至,壁間蟋蟀鳴。起坐念始衰,遂令百感并。前修諒非遠,學道何由成。哲士不言命,烈士恒徇名。放歌淚欲出,乃復有吾生。芳草搖微風,幽花泣輕露。清晨有佳氣,力疾坐南戶。感懷聊晤歌,思遠屢延佇。吾道未褊迫,誰能自勞苦。俯仰塵世中,煉修亦何補。所以王子喬,陋世自輕舉。北林有秋聲,夜靜獨先聞。寒暑迭相謁,萬物何蕓蕓。深坐百憂息,仰見孤飛云。嗟予亦有念,誰哉致夫君。美人不可見,夕河在云端。金莖高露墮,玉井碧梧殘。雞鳴成天旦,蟲語傷夜寒。同心疲夢寐,遙知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