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頌臣臺灣書卻寄
故人消息隔鄉關,花發春城客思閒。
一紙平安天外信,三年夢寐海中山。
波濤道險魚難寄,城郭人非鶴未還。
去日兒童今漸長,燈前都解問臺灣。
故人消息隔鄉關,花發春城客思閒。
一紙平安天外信,三年夢寐海中山。
波濤道險魚難寄,城郭人非鶴未還。
去日兒童今漸長,燈前都解問臺灣。
老友的消息被故鄉的山川阻隔,在繁花盛開的春天城里,我這游子思緒清閑。收到你從天邊寄來報平安的信,三年來我一直夢繞那海中的臺灣島。海上波濤險惡,魚都難以傳遞書信,故鄉城郭依舊但人事已非,像丁令威化鶴未歸。當年離去時的孩童如今漸漸長大,在燈前都懂得詢問臺灣的情況。
鄉關:故鄉。
客思:游子的思緒。
魚難寄:古代有魚傳尺素的說法,這里指路途艱險難以通信。
城郭人非鶴未還:用丁令威化鶴歸鄉,城郭如故、人民已非的典故。
此詩創作于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詩人與臺灣友人音信隔絕。詩人在收到友人從臺灣寄來的書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臺灣友人的思念和對臺灣的牽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臺灣的關注和對國土淪陷的悲痛。
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來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終成棟,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謾撩蘇子恨,中流應動祖生心。
乘桴從我君休嘆,政恐功名苦見侵。
秋后髙荷與砌平,暫回眼白為君青。
哦詩太瘦真成癖,對酒清狂不礙醒。
健筆縱橫那可繼,醉歌悲壯亦堪聽。
如何借得南烹手,更搗香橙為薦腥。
縹緲千層外,縈紆一徑通。
飛甍明落日,巨棟掛斜虹。
賞眺資公退,招邀得調同。
九天開浩蕩,萬象入牢籠。
水色連晴碧,云容借晚空。
清乘庾公興,快挹楚王風。
弁側金罍倒,樓昏畫角終。
明朝車馬客,陡覺厭塵紅。
山上非煙靄四隅,山前稉稻綠成區。
留云有計低簷額,得月從多徹戶樞。
直是春臺熙遠族,聊為夏屋試宏圖。
公來日出千林迥,卻笑新亭詠小湖。
新成髙屋礙云嵐,下視諸方落二三。
妙喜不從他界斷,德云今向別峰參。
按家便可超塵染,喚客何妨到酒酣。
居士飽知名閣意,為言童子不須南。
婆子因行掉臂,趙州因事長智。
無端一句淆沎,惹得四海鼎沸。
勘破了,有誰知。
春風過后無消息,留得殘花一兩枝。
生怕微云點太清,籜龍莫作斷腸聲。
余霞到晚銖衣薄,滿月當空玉斧成。
已結松筠為老伴,不緣蛙黽喚愁生。
但令有酒邀田父,矍鑠何須更一行。
不曾動著舌頭,葛藤已遍天下。
等閑一擊虛空,隨手便成縫罅。
法宏貌得吾真,仿佛鎮州普化。
我今寫贊上頭,要作叢林佳話。
一條白棒,佛祖俱打。
超宗禪人,大膽不怕。
畫我來乞贊,鬼門上帖卦。
三十年后此話大行,任一切人鉆龜打瓦。
這個川藞直,自來好打哄。
鬧處便入頭,惡靜而喜動。
前年今日始歸家,今日前年路不差。
一回飲水一回噎,一瓣栴檀一碗茶。
一別二十年,驀地又相見。
如百煉精金,始終色不變。
請我轉法輪,增長菩提愿。
直下絕狐疑,便悟本來面。
酒邉著語見真情,收拾應須遣六丁。
戢戢甕頭堪一醉,棲棲澤畔忍長醒。
湯盂茗椀香中泛,藥圃蔬畦燭下經。
漏盡卻隨江月去,舞鷗迎我過寒汀。
平日郊邱事口談,今朝相祀列星參。
大裘袞袞冕升南陛,小次龍床近午龕。
韋杜去真尺五,嵩神祀圣似呼三。
清都佩玉人歸后,尚聽笙鏞萬谷酣。
三千威儀都不修,八萬細行全不顧。
只因鬧市里等人,被人喚作破落戶。
兜率內院久拋離,縱歸忘卻來時路。
稽首彌勒世尊,得與么寬腸大肚。
不寄斜封歲已余,那聞異縣更移居。
覊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
有宅一區如子少,受薪十束見予疏。
搖知富有千頭橘,奉乞當年種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