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元日十首 其五
帝服堯喪禮制終,
南衙萬玉賀廷中。
遙知祝了三宮壽,
相率回班賀相公。
帝服堯喪禮制終,
南衙萬玉賀廷中。
遙知祝了三宮壽,
相率回班賀相公。
皇帝為先帝守喪的禮制終于結束,南衙的官員們佩玉在朝廷中慶賀。料想已經為三宮尊長祝過壽,便依次返回班次向宰相道賀。
帝服堯喪:用堯喪代指先帝去世,皇帝守喪;堯,傳說中古帝,此處借指先帝。
南衙:唐代指宮禁以南的宰相官署,此指朝廷官署。
萬玉:官員佩戴的玉飾,代指朝賀的官員。
三宮: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所居之宮,或泛指皇室尊長。
相公:對宰相的尊稱。
此詩為南宋詩人劉克莊作于丁卯年(約1267年,宋度宗咸淳三年)元旦。南宋后期國勢漸衰,但宮廷仍保留元旦朝賀舊制。詩人通過描寫朝賀場景,反映當時的禮儀制度與政治生態(tài)。
詩中記錄了南宋元日朝賀的完整流程——守喪結束、朝臣慶賀、為三宮祝壽、轉賀宰相,展現(xiàn)宮廷禮儀的規(guī)范性。語言質樸紀實,具有歷史文獻價值。
醉痕深暈潮紅。睡初濃。
寒食來時池館,舊東風。
銀燭換。月西轉。夢魂中。
明日春和人去,繡屏空。
轆轤聲破銀床凍,霜寒又侵鴛被。皓月疏鐘,悲風斷漏,驚起畫樓人睡。
銀屏十二。嘆塵滿絲簧,暗消金翠。可恨風流,故人迢遞隔千里。
相思情緒最苦,舊歡無續(xù)處,魂夢空費。斷雁無情,離鸞有恨,空想吳山越水。
花憔玉悴。但翠黛愁橫,紅鉛淚洗。待剪江梅,倩人傳此意。
搭宅亭園雖不大。花木成陰難論價。豪端點綴有珠璣,竹一帶。梅一派。明月清風何用買。
子子孫孫紆壽彩。家慶成圖和藹藹。更添三歲古來稀,酒滿斝。詩滿架。直到耆頤年未艾。
東風長是客,簾櫳靜、燕子一雙飛。看花塢日高,翠陰護曉,柳塘風細,綠漲浮漪。
腸斷處,渭城春樹遠,江國暮云低。芳徑聽鶯,暗驚心事,畫檐聞鵲,試卜歸期。
小樓凝佇地,疏窗下,幾度對說相思。記得菱花交照,素手曾攜。
有新恨兩眉,向誰說破,芳心一點,惟我偏知。休為多情瘦卻,重有來時。
風雨卷春去,綠紫總無馀。窈窕一川芳渚,軟草接新蒲。楊柳垂垂飄絮,桑柘陰陰成幄,殷綠正棻敷。遷木鶯呼友,營壘燕將雛。
金蕉舉,珠櫻累,豆梅腴。壽鄉(xiāng)歌舞,樽前暫得皺眉舒。往事南柯印綬,晚歲北山杖屨,寂寞笑今吾。幸作耆年侶,寫入洛英圖。
瞰水自多佳處。春未去。繡桷斗起凌空,隱隱籠輕霧。
已飛畫棟朝云,又卷西山雨。相與。共煮新茶取花乳。
開宴處。俯北榭、臨南浦。迤扁邐舟,雙漿棹歌齊舉。
座上嘉賓,妙句無非賦鸚鵡。莫惜高燒蠟炬。
寶押繡簾斜。鶯燕誰家。銀箏初試合琵琶。柳色春羅裁袖小,雙戴桃花。
芳草滿天涯。流水韶華。晚風楊柳綠交加。閑倚闌干無藉在,數(shù)盡歸鴉。
風月堂中,畫屏不動香猊吐。珠翹環(huán)擁蕊宮仙,雙鬢青如許。相對童顏壽侶。看庭前、緋袍拜舞。十洲三島,柳探春時,梅欺雪處。
甲子花周,自從今日重新數(shù)。碧瑤杯重翠濤深,笑領飛瓊語。此去華筵喜聚。聽傳宣、云間紫府。萬分如意,鳳詔便蕃,香軒容與。
花泥絮浪,??春懷如酒。書卷爐熏夢清晝。
喚玉京穩(wěn)攜手松喬,飛光里,笑傲白云林岫。
仙人猶狡獪,灑雪吹冰,聲落星河翠蛟走。
問箬下留丹,別已千年,華表鶴、亦歸來否。
有洞口、桃花識劉郎,共一笑相迎,朱顏如舊。
燕歸簾半卷。正漏約瓊簽,笙調玉琯。蛾眉畫來淺。甚春衫懶試,夜燈慵翦。香溫夢暖。訴芳心、芭蕉未展。渺雙波、望極江空,二十四橋憑遍。
蔥茜。銀屏彩鳳,霧帳金蟬,舊家坊院。煙花弄晚。芳草恨,斷魂遠。對東風無語,綠陰深處,時見飛紅數(shù)片。算多情、尚有黃鸝,向人??睆。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
臨水樓臺乘醉倚,云引吟情閑遠。
露腳飛涼,山眉鎖暝,玉宇冰奩滿。
平波不動,桂華底印清淺。
應是瓊斧修成,鉛霜搗就,舞霓裳曲遍。
窈窕西窗誰弄影,紅冷芙蓉深苑。
賦雪詞工,留云歌斷,偏惹文簫怨。
人歸鶴唳,翠簾十二空卷。
姮娥戲劇。手種長生粒。寶干婆娑千古,飄芳吹滿虛碧。
韻色。檀露滴。人間秋第一。金粟如來境界,誰移在、小亭側。
早作聽晨鼓。征車動、畫橋乘月先度。鄰雞唱曉,人家未起,尚扃柴戶。
沙邊塞雁聲遙,料不見、當時伴侶。似怎地、滿眼愁悲,秋如宋玉難賦。
休論愛合暌離,微官系縛,期會良苦。封侯萬里,金堆北斗,不如歸去。
歡娛漸入佳趣,算畫在、屏幃邃處。仗小詞、說與相思,伊還會否。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花開不管連環(huán)缺。
夢斷小樓空。杜鵑啼曉紅。
眼看連理樹。纖手移箏柱。
調遍錯成聲。無人知此情。
筆端點染相思淚。盡寫別來無限意。
祗知香閣有離愁,不信長途無好味。
行軒一動須千里。王事催人難但已。
床頭酒熟定歸來,明月一庭花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