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洺鎮
竟日霜寒暮解圍,
融融桑柘染斜暉。
北人爭勸臨洺酒,
云有棚頭得兔歸。
竟日霜寒暮解圍,
融融桑柘染斜暉。
北人爭勸臨洺酒,
云有棚頭得兔歸。
一整天寒霜寒冷,到傍晚時圍困解除,溫暖的桑樹和柘樹被夕陽余暉染成一片亮色。北方人爭著勸人品嘗臨洺鎮的酒,說有獵戶在圍場打到兔子歸來了。
竟日:一整天。
霜寒:寒霜寒冷的天氣。
暮:傍晚。
融融:暖和的樣子。
桑柘:桑樹和柘樹。
斜暉:傍晚西斜的陽光。
北人:北方的人。
棚頭:指獵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經歷圍困后于臨洺鎮所寫。當時可能處于一種相對緊張的局勢,到傍晚圍困解除,詩人看到當地人們的生活場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臨洺鎮解除圍困后的生活場景,其特點是畫面感強,充滿生活氣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能讓后人了解當時當地的生活風貌。
貽牟夙昔但聲歌,今見郊園樂事多。且喜甌窶符善禱,未須蘆菔顰妖娥。霞觴政自誇真一,香缽何煩問畢羅。我欲賣刀來學稼,不知還許受廛么。
璧水齋居夜,開軒不用燈。月華穿檻白,竹色近簾青。香爇龍涎煖,琴鳴鸐夢醒,更深渾不寐。亹亹且談經。
不見山居二十年,蒼髯玉面故依然。它年我定先君老,準擬虛名共久傳。
于闐采花女,采花置瓶中。三日花憔悴,紅顏翻更紅。明年花縱破,的應不勝我。明年更明年,漸不勝花妍。西頭黃金輪,東頭白銀轂。人生顏色得堅牢,何必勃律河中三尺玉。
自墾瑤田栽玉芝,采芝猶及麗春時。天圍曲水寒相徹,月印澄潭夜并奇。笑我歸山還草草,愛君耽獨勝遲遲。靈蹤恨卻江門老,誤向衡陽動遠思。
弱齡誦書史,即慕黃與羲。謂由畫象理,便可契希夷。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皇風久云歇,貞度亦已隳。昔與子同舍,始識金科詞。雖則太平術,無乃德義虧。勿喜軫余念,欽哉慎爾規。銜章緝往憲,執獄噬前疑。愿子崇明德,蒼乳有遺譏。
入秋殘暑退,向晚病心清。露葉和螢墜,風條雜鸛鳴。最甘蔬飯潔,漸怯葛衣輕。坐聽西樓角,嗚嗚向月明。
涼籟薄庭樾,江城秋漸生。孤齋今夜月,獨聽斷猿鳴。露滴荷聲苦,風飄竹葉清。芙蓉尚可采,無限故人情。
郡城華蓋下,歲月忽如馳。五褲歌猶在,雙旌去不歸。清名史氏傳,遺愛后人思。有子從仁政,傳家愿不違。
旌翻玉華晦,神轉云光移。襲舄黃山下,投佩朱路歧。
同此履霜天,同此思親夜。夢到未生時,身在無何野。不見后來人,不見先行者。獨自仰虛空,涕下何由寫?
長沙不吊屈,絳灌乃徒勞。小恨無封事,何煩更反騷。久應明長者,窮好近吾曹。所以馬新息,終推龍伯高。
森然桃李陰,當春皆手植。更求青青枝,要見歲寒色。
烏臺風節動京畿,兩鬢何曾白一絲。赤手正堪扶社稷,高才還擬奠華夷。觀風屢試繁難地,奏最方當簡拔時。進退行藏俱未問,愛君真悔識君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