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泉寺修先墓感懷二首
石泉舊名寺,廢墜亦堪哀。巖桂春開落,溪云日去來。基荒選佛閣,草沒雨花臺。世界歸空寂,乾坤幾劫灰。
曲澗依高坂,荒墟帶遠林。封培六世壟,跋涉兩山岑。湖海多年夢,松楸此日心。昊天何可極,老淚灑衣襟。
石泉舊名寺,廢墜亦堪哀。巖桂春開落,溪云日去來。基荒選佛閣,草沒雨花臺。世界歸空寂,乾坤幾劫灰。
曲澗依高坂,荒墟帶遠林。封培六世壟,跋涉兩山岑。湖海多年夢,松楸此日心。昊天何可極,老淚灑衣襟。
石泉寺曾是有名的古寺,如今荒廢破敗實在讓人悲哀。巖上的桂樹春天開花又凋零,溪上的云朵每日飄來又飄走。選佛閣的地基已荒蕪,雨花臺被荒草掩埋。世間歸于空寂,天地經歷了多少劫難。曲折的山澗靠著高坡,荒廢的村落連著遠方的樹林。我來培土修整六代先人的墳塋,翻山越嶺跋涉在兩座山峰之間。多年來我心懷湖海之夢,今日面對松楸(指墳墓)百感交集。蒼天的恩情無窮無盡,我老淚縱橫灑濕了衣襟。
廢墜:荒廢破敗。
選佛閣:寺廟中選僧徒的地方。
雨花臺:傳說梁武帝時,云光法師講經,感動上天,天花紛紛墜落,所以稱雨花臺,這里指寺廟中的高臺。
封培:培土。
六世壟:六代先人的墳墓。
松楸:墳墓旁常種松樹和楸樹,這里代指墳墓。
昊天:蒼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修繕先人的墳墓時,看到石泉寺的荒廢破敗,聯想到世事變遷,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動蕩或歷經歲月洗禮,使得寺廟和家族墓地都呈現出荒蕪之態,詩人心中滿是感慨與哀傷。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祖先的追思。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通過對荒廢寺廟和祖墳的描寫,將情感融入其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歷史的思考。
山雨留清氣,溪飆送早涼。
時回石門步,階下碧云光。
靜得塵埃外,
茶芳小華山。
此亭真寂寞,
世路少人閑。
宣父從周又適秦,
昔賢誰少出風塵。
當時甚訝張延賞,
不識韋皋是貴人。
項斯逢水部,誰道不關情。
邊陲萬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凱歌。
右地名王爭解辮,
共遇圣明千載運,更觀俗阜與時和。
丹檻初結構,孤高冠清川。
庭臨谷中樹,簷落山上泉。
曉色掛殘月,夜聲雜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樂歸何年。
秋臺好登望,
菡萏發清池。
半似紅顏醉,
凌波欲暮時。
天邊心膽架頭身,
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里碧霄終一去,
不知誰是解絳人。
經年郵驛許安棲,一會他鄉別恨迷。
今日海帆飄萬里,不堪腸斷對含啼。
阿母桃花方似錦,王孫草色正如煙。
不須更向滄溟望,惆悵歡情恰一年。
高亭群峰首,
四面俯晴川。
每見晨光曉,
階前萬井煙。
一身從宦留京邑,五馬遙聞到舊山。
已領煙霞光野徑,深慚老幼候柴關。
清風借響松筠外,畫隼停暉水石間。
定掩溪名在圖傳,共知軒蓋此登攀。
靈岳多異狀,巉巉出虛空。
閑云戀巖壑,起滅蒼翠中。
皓氣澄野水,神光秘瓊宮。
鶴巢前林雪,瀑落滿澗風。
春盡花未發,川回路難窮。
何因著山屐,鹿跡尋羊公。
上結孤圓頂,
飛軒出泰清。
有時迷處所,
梁棟曉云生。
乏才叨八使,徇祿非三顧。南服頒詔條,東林證迷誤。
未聞述職效,偶脫囂煩趣。激水浚坳塘,緣崖欹磴步。
西巖煥朝旭,深壑囊宿霧。影氣爽衣巾,涼飔輕杖履。
臨高神慮寂,遠眺川原布。孤帆逗汀煙,翻鴉集江樹。
獨探洞府靜,恍若偓佺遇。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顏石戶啟,杳靄溪云度。松籟韻宮商,鴛甍勢翔溯。
津梁危彴架,濟物虛舟渡。環流馳羽觴,金英妒妝嫭。
笳吟寒壘迥,鳥噪空山暮。悵望麋鹿心,低回車馬路。
懸冠謝陶令,褫佩懷疏傅。遐想蛻纓緌,徒慚恤襦袴。
福盈禍之倚,權勝道所惡。何必棲禪關,無言自冥悟。
貧居稍與池塘近,旬日軒車不降來。
一樹瓊花空有待,曉風看落滿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