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偶吟二首 其二
小次西村兩載馀,舌耕幸得代犁鋤。
飄飖梧葉身猶似,變幻浮云事亦如。
炎勢終為秋氣肅,閒情端向晚涼舒。
優游明月清風夜,喜聽兒童讀草廬。
小次西村兩載馀,舌耕幸得代犁鋤。
飄飖梧葉身猶似,變幻浮云事亦如。
炎勢終為秋氣肅,閒情端向晚涼舒。
優游明月清風夜,喜聽兒童讀草廬。
在西村小住已經兩年多了,幸好靠教書能夠代替耕種維持生活。我就像那飄落的梧桐葉一樣漂泊,世事也如同變幻的浮云。炎熱的暑氣終究會被肅殺的秋氣取代,閑適的心情正隨著傍晚的涼意而舒緩。在明月清風的夜晚悠然自得,開心地聽著孩子們誦讀《草廬對》。
小次:小住。
舌耕:指教書謀生。
飄飖:飄動、飄蕩。
炎勢:炎熱的暑氣。
端:正。
優游:悠閑自得。
草廬:指諸葛亮的《草廬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定,但從詩中可知詩人在西村小住兩年多,以教書為生。可能當時正值立秋,詩人有感于季節變化和自身經歷而創作此詩,在平淡的生活中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立秋時節的所見所感,抒發對生活和世事的感悟。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思考和情感。
曲苑樓臺柳色新,當時一見便傾心。猶溫七夕花前誓,已背三生石上盟。紅燭冷,錦衾冰,笑儂太傻太天真。聽他別院笙歌起,獨倚殘燈坐到明。
赤腳仍蓬頭,焚香坐長夏。何處來清風,泠然北窗下。
丞相勛名紀太常,君侯忠鯁復騰光。青宮意注文貞笏,白簡風生肅政堂。守道自當成豹變,擊強初不待鷹揚。黑頭事業磨崖頌,要共生平日月長。
新祠古樹絕前觀,入室翻應老去難。萬里風云在天地,一天星斗上回瀾。直于世道占興替,深為吾皇系治安。佇結末由今借幸,禮成還覓舊碑看。
老羝夜射錢塘潮,天山兩乳王氣消。禿妖尚壓龍虎怪,浮圖千尺高岧峣。文山老客智且勇,夜舟拔山山不動。江南石馬久不嘶,冢上冬青今已拱。百年父老憤填胸,不知巧手奪天工。冬青之木郁蔥蔥,六槚更樹蒲門東。
境負中秋一夜晴,年年月在異鄉明。無端卻做揚州夢,聽我兒時哭笑聲。
阿閣三階敵井干,宮墻十仞逼云端。故留殘雪侵春事,欲伴孤篁老歲寒。重疊空階委玉塵,蕭疏碧筱束浮筠。地寒自稱孤高節,不共陽林競早春。
妾家西湖住橫塘,門前楊柳萬條長。馮郎醉后莫折斷,留待重來系馬韁。
朔風三日散輕埃,珠蕊瓊花一夜開。灝氣遠從云表下,清聲初自竹間來。未論上瑞呈三白,且助元功澤九垓。向晚城樓聊寓目,西山千疊玉崔嵬。
大唐丞相宋廣平,文章事業昭汗青。心腸耿耿磨鐵石,賦梅賦得梅花情。嗟哉梅花太清苦,不與杏桃同媚嫵。空山歲晚人跡稀,縱有清香為誰吐?蓬萊太守丞相孫,愛梅亦與梅與鄰。冰雪滿懷不染塵,坐令陰谷回陽春。羅浮山遠云水隔,瑪瑙玻璃霜月白。南枝瀟灑北枝清,野草閒花驚德色。蓬萊太守詩夢回,霜華點點飛瑤臺。玉堂早報消息好,天子又喚調鹽梅。
南州腰笏始經年,美政相傳過昔賢。洞寇買牛捐帶劍,野人無吏索租錢。霜前禾黍孤城雨,月下弦歌萬井煙。慚愧樗材亦何用,皇恩又遣到湘川。
鴛鴦爾何來,蕩漾野塘水。塘水污不流,雙雙乃自止。云霞下照青黛光,弄影宛在塘中央,惜爾錦翼多文章。翩翩游俠兒,款款治羅罬。驅之向南飛,意欲投所設。成湯昔好德,三面或解之。爾獨不用命,咫尺罹艱危。洞庭瀟湘,春風綠波。芳草可哺,芙蓉可窠。飲啄失所,吾將奈何。
不嫌陋巷據坡頭,旋斸煙萊著小樓。面面有山殊不惡,倚闌銷盡半生愁。
異鄉重九日,難得好懷開。細把茱萸酒,殷勤勸一杯。
韻泠泠,正誰遙夜彈冰。譜出一片傷心,空訴與湘靈。拂岫冷云來去,伴九嶷蘿薜,濯影蒼冥。漸靄風瀉玉,煙光逐水,流響天青。江楓自落,驪龍不起,明月孤行。露濕金徽,還黯惹、宿愁千點,輪指寒生。清商最苦,任素魂、聽到無聲。夢斷處,甚沙邊客雁,秋邊旅思,同占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