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姜相臺 其一
滿林紅葉墜紛紛,耆老猶言別駕墳。
舊府光華關右月,故鄉蕭索海南云。
酒杯湖上同方伯,茶灶巖邊共隱君。
二百馀年真一夢,繞墻荒隴半耕耘。
滿林紅葉墜紛紛,耆老猶言別駕墳。
舊府光華關右月,故鄉蕭索海南云。
酒杯湖上同方伯,茶灶巖邊共隱君。
二百馀年真一夢,繞墻荒隴半耕耘。
滿林的紅葉紛紛飄落,老人們還在談論著別駕的墳墓。舊時官署的光輝如同關右的明月,故鄉卻如海南的云朵般蕭索。我在湖上與地方長官一同舉杯,在巖邊和隱士一起用茶灶煮茶。二百多年真如一場夢,環繞著墻的荒墳有一半已被開墾耕種。
耆老:年老的人。
別駕:官職名。
關右:古地區名,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方伯:殷周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后泛指地方長官。
隱君:隱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登上姜相臺,看到滿林紅葉與荒墳,聽耆老講述歷史,聯想到二百多年的變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但歷史的興衰給詩人帶來觸動。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和時光流逝。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玄圃靈苗自有真,天花散作四時春。堪憐歷劫童男女,都是浮沉幻化身。追質檢,問高溫,仙機怎可泄凡人。浩茫南極鰲洲地,值日功曹已裸奔。
葡萄碧漲庭陰重,棲香鳳子酣無夢。朱鳥日邊來,扇羅迎意裁。琵琶長短軸,酒沁歌眉綠。休唱惜紅衣,菂心人不知。
孤峰看嵂崒,四望氣霏微。黛色浮為鬢,霞光染作衣。幾從鸞鶴去,恍惚佩環歸。葛令登仙后,凌空勢欲飛。
天涯已逼三冬候,客舍仍開九日花。無那繁香經雨歇,獨看疏蕊向風斜。餐英實有騷人興,送酒虛疑陶令家。想象故園搖落盡,倍令游子惜年華。
旅行今夜宿盤塘,江路無如此驛長。詩句到家吟未了,載將山色上歸航。
乍出建章宮,還過酒肆中。聽歌留寶劍,數雁試雕弓。煙草一片綠,風花千點紅。馬驕嘶不住,直驟渭城東。
波聲拍枕不成眠,擁被推篷月尚圓。霜下夜深人正悄,數聲飛雁度林顛。
高堂落新搆,式燕娛嘉賓。華林散玉氣,方池蔭清□。魚游樂磐石,鹿鳴懷早春。陶情寄物表,與子聊相親。
平湖短棹鏡中來,翠岫紅亭罨畫開。霧樹散分洲渚斷,云峰橫帶海天回。登高共續黃花節,藉草仍探白石杯。傳道使君多暇日,每攜賓從恣徘徊。
春夜管弦斷續聲,枕中心緒亂縱橫。愚賢各自有今古,花草也難一死生。吹笛風如新酒烈,登樓人比老梅清。江城曉色我長記,犬吠雞鳴窗半明。
魯齋天下士,高弟數君侯。立學心恒切,居官行益修。旱苗方渴雨,健翮正橫秋。尊酒何年夜,陳登百尺樓。
絕俗離群付陸沈,屋云分住古崖陰。案頭經卷香猶在,窗下蒲團塵欲侵。翠擁山屏馀色相,清涵海滴印禪心。客來何處尋行跡,黃葉漫山秋露深。
幽居武陵源,背城止十里。汎汎桃花舟,春江瀫紋起。
寫易臺邊五粒松,古楠高竹重誰容。亭心仙液流名派,湖面青螺立幾峰。一笑卻疑天上下,兩翁真似夢中逢。對床短燭商行止,世事那堪老去慵。
空城風雨晦如秋,漠漠長江天際流。故倚高樓望行色,南山不見使人愁。江外群山如畫圖,輕煙殘雪入荊吳。東風醉問春多少,遠郭垂楊十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