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月溪瑩僧官二首
病來常欲謝朝簪,幾度懷師夢里尋。遙想跏趺雙樹底,一燈懸影照禪心。
白云芳草閉禪關(guān),金磬無聲夕照閑。應(yīng)是定中忘坐久,袈裟渾染石苔斑。
病來常欲謝朝簪,幾度懷師夢里尋。遙想跏趺雙樹底,一燈懸影照禪心。
白云芳草閉禪關(guān),金磬無聲夕照閑。應(yīng)是定中忘坐久,袈裟渾染石苔斑。
生病以來常想辭去官職,多次在夢中尋找您的蹤跡。遙想您在雙樹下垂跏趺坐,一盞孤燈的光影映照您的禪心。白云繚繞芳草萋萋,禪房緊閉;金磬無聲,夕陽悠閑。應(yīng)是在禪定中忘了久坐,袈裟上已染滿石上青苔。
謝朝簪:辭去官職,朝簪指古代官吏的冠飾,代指官職。
跏趺(jiā fū):佛教徒的坐法,雙足交疊而坐,為禪修常姿。
雙樹:佛教中娑羅雙樹的簡稱,佛涅槃處,此處借指禪修之地。
禪關(guān):禪房、佛寺,此處指月溪瑩僧官修行的場所。
定中:禪定之中,佛教修行時專注一境、止息雜念的狀態(tài)。
渾:全、都,此處指袈裟完全被石苔染上色。
此詩為作者病中所作,或因身體抱恙而萌退隱之念('病來常欲謝朝簪'),故對友人月溪瑩僧官(禪修者)的思念更切。詩中通過想象對方禪修場景,既表達友情,也暗含對超脫世俗、禪靜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與僧人交游的文化背景。
全詩以病中懷僧為線索,通過虛實交織的描寫,展現(xiàn)對友人的思念與對禪靜生活的向往。語言凝練含蓄,意境清幽,是文人與僧人交游題材的典型之作,體現(xiàn)了儒釋交融的文化趣味。
孫登好淳古,卉服從穴居。
彈琴合天和,讀易見象初。
終日無慍色,恬然在玄虛。
貽言誡叔夜,超跡安所如。
子平好真隱,清凈玩老易。
探玄樂無為,觀象驗損益。
常抱方外心,且紆人間跡。
一朝畢婚娶,五岳遂長適。
夜舟達湖口,漸近廬山側(cè)。
高高標橫天,隱隱何峻極。
石鏡啟晨暉,壚煙凝寒色。
旅泊將休暇,歸心已隮陟。
虛名久為累,使我辭逸域。
良愿道不違,幽襟果茲得。
故人在云嶠,乃復(fù)同晏息。
鴻飛入青冥,虞氏罷繒弋。
漢皇敦故友,物色訪嚴生。
三聘迨深澤,一來遇帝庭。
紫宸同御寢,玄象驗客星。
祿位終不屈,云山樂躬耕。
龐公棲鹿門,絕跡遠城市。
超然風(fēng)塵外,自得丘壑美。
耕鑿勤厥躬,耘鋤課妻子。
保茲永無患,軒冕何足紀。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
應(yīng)物方佐命,棲真亦歸居。
貽篇訓(xùn)終古,駕景還太虛。
孔父嘆猶龍,誰能知所如。
平昔同邑里,
經(jīng)年不相思。
今日成遠別,
相對心凄其。
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
絕跡遺世務(wù),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
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劍頭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fēng)霜。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子真巖石下,仲蔚蓬蒿居。
禮聘終不屈,清貧長晏如。
心情在耕藝,養(yǎng)壽資玄虛。
至樂非外物,道冥歡有余。
故人住南郭,邀我對芳樽。
歡暢日云暮,不知城市喧。
朝吾自嵩山,驅(qū)駕遵洛汭。逶遲轘轅側(cè),仰望緱山際。
王子謝時人,笙歌此賓帝。仙材夙所稟,寶位焉足系。
為迫丹霄期,闕流蒼生惠。高蹤邈千載,遺廟今一詣。
肅肅生風(fēng)云,森森列松桂。大君弘至道,層構(gòu)何壯麗。
稽首環(huán)金壇,焚香陟瑤砌。伊余超浮俗,塵慮久已閉。
況復(fù)清夙心,蕭然葉真契。
周豐貴隱耀,靜默尊無名。
魯侯詢政體,喻以治道精。
蒞人在忠愨,疑叛由會盟。
一言達至義,千載良為程。
太項冥虛極,微遠不可究。
稟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慚至理,顏生賴真授。
泛然同萬流,無跡世莫覯。
皎皎於陵子,己賢妻亦明。
安茲道德重,顧彼浮華輕。
琴書不為務(wù),祿位不可榮。
逃跡終灌園,誰能達世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