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二首
維揚江上片帆開,沙凈云閑露碧苔。萬頃無塵渾似鏡,青山一帶逐人來。
長江天塹古今同,控引東南地勢雄。幾度桃花三月雨,錦云翻浪化魚龍。
維揚江上片帆開,沙凈云閑露碧苔。萬頃無塵渾似鏡,青山一帶逐人來。
長江天塹古今同,控引東南地勢雄。幾度桃花三月雨,錦云翻浪化魚龍。
其一:揚州的江面上,一片船帆緩緩展開;沙灘潔凈,云朵悠閑,露出碧綠的苔蘚。遼闊的江面上沒有一絲塵埃,宛如鏡面;青山連綿,仿佛追逐著行船而來。
其二:長江作為天然的壕溝,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它控制引導著東南地區,地勢十分雄偉。多少次在三月桃花盛開的雨季,江面上如錦繡般的云浪翻涌,化作魚龍的形態。
維揚:揚州的別稱。
天塹:天然的壕溝,指長江。
控引:控制引導。
錦云:形容云浪如錦繡般絢麗。
化魚龍:既指江浪翻涌如魚龍游動,也暗用“魚龍變化”典故,喻指世事變遷。
此詩或作于詩人渡江途中,通過對江景的細致觀察與地勢的宏觀描繪,展現長江的自然之美與地理雄姿,反映詩人對山河的深切感受。
兩首詩以“渡江”為線索,第一首聚焦江行近景,第二首著眼長江整體地勢,由小及大,既寫自然之景,又含歷史縱深,語言凝練,意境開闊,是描繪長江的佳作。
趙佗城下趁歸航,片席盈盈掛夕陽。一郭映山花競發,萬家臨水柳爭長。金尊且自論賢圣,青史誰能辯霸王。聞說海濱今弛禁,釣竿隨處有滄浪。
小筑溪邊溪水深,春來桃浪碧千尋。林鶯啼處煙花落,海燕飛時曲澗陰。何事誅茅成僻徑,但移疏竹寄閒心。紅塵不到山齋里,數尺磯頭鎮日吟。
高樓愁獨倚,薄暮羅衣寒。箜篌彈不盡,明月半闌干。
數峰酣枕華山窗,世事乾坤已乞降。到我白云麻屨幾,共君玄碧酒杯雙。賢人道本蕓香閣,漁者天須白鷺江。消息杏花春萬里,殿元明日在吾邦。
焚香掃徑迓高軒,又喜沖寒蒞小園。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論。舊交寥落風云冷,今雨聯翩笑語溫。堪羨瑤齋多韻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此日天涯真比鄰,馳援萬里意彌真。山搖海嘯共休戚,同是地球村里人。
清秋哀角動千峰,蠻瘴迎飆淡不濃。雄鎮偶逢嚴仆射,扁舟誰況郭林宗。筆間風雨啼山鬼,橘里乾坤御草龍。野客豈堪追逸賞,江樊遙負木芙蓉。
桃李東風笑,春游正好,翠迷香軟。小雨初晴,看山明似洗,水波平岸。簇紅亂紫,幾顛倒、狂鶯癡燕。盡北國、上苑芳郊,未減河陽潘縣。欲去長安又戀。算空余、柳垂青眼。甚情思、只愁隨草長,歡逐萍散。陌上落英尚在,奈鏡里顏先變。年年此日看花,不須人勸。
不向斗牛望,已聞風雨哀。沉埋太阿劍,毀折豫章材。百鍊飽于鍛,九層誰起臺。平生嗟泯泯,逝水詎重來。
空谷足音乍起時,楚囚偷笑有同癡。詩拋平地飄飄舉,管得風流嫁與誰。姹女悲花適自悲,老夫越老越嗔癡。太行王屋憑宵遁,要甚名山葬我詩。全德養生太自私,金人緘口只堪嗤。蒼天已死黃天立,恨不題天萬首詩。
黃昏戌,樓上鳴鐘已落日。行人旅店宿長途,花上游蜂罷采蜜。
據樹吾忘我,過橋影待人。突云欺袖入,側帽閃風頻。高鳥晴啼爽,長藤綠掛春。氣微忻厭念,無力辨誰真。
矯矯鸞鳳姿,翩翩出蓬海。吐卷嗟已塵,銜甲今安在。姬壇久零落,孔室沉光彩。振翮時一鳴,人文朗千載。緬邈閩嶠東,瀟灑辭鴛鴻。而我詠苞栩,騁望愁煙空。蒹葭下玉露,橘柚搖金風。因之感搖落,征心夜沖沖。
樹老無花也自新,山茶紅似女兒唇。數莖白發春前長,一點青巒雨后真。鶯欲下枝先作語,鵲能占歲亦如人。錦韉金絡紛紛去,飛盡晴郊十里塵。
姜杏杯深恨未消,罰錢出院不同條。等閑放過丹霞后,打折烏藤也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