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春詞 其一
池塘新漲水平堤,
兩兩鴛鴦立岸西。
怪底閨中成對繡,
原來此物是雙棲。
池塘新漲水平堤,
兩兩鴛鴦立岸西。
怪底閨中成對繡,
原來此物是雙棲。
池塘里新漲的水與堤岸齊平,一對對鴛鴦站立在堤岸西邊。怪不得閨中的女子都繡著成雙成對的圖案,原來鴛鴦就是這樣雙棲雙宿的。
新漲:剛剛上漲的水。
怪底:怪不得。
雙棲:雌雄一起棲息,常比喻夫妻相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詞內容推測,作者應是在春日看到池塘鴛鴦雙棲的場景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較為注重婚姻愛情,女子們常通過刺繡等方式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作者捕捉到這一現象進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閨中女子對愛情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鴛鴦雙棲引出女子刺繡,生動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普通女子的情感世界。
鵝笙鳳管奏春風,玉節金麾滿太空。今日廣成成后進,不知何事戀崆峒。
花上斷續雨,江頭來去風。相思春欲盡,未遣酒尊空。
行臺飛檄敬來王,多少饑膏委路傍。忽見狂人鞭老驥,眼眵成滴背成瘡。
群動何由飛?天使何由遣?少讀山海經,斥怪為擲卷。目下未及知,大荒何悠遠。朅上三星堆,劇予眇且淺。蠶叢五千歲,混沌開只眼。佩非王母裾,駿非造父輦。祭壇燎影深,巫咒火舌舔。銅青噭靈羽,石墨結珠辮。迥不中原同,嚴威赫儺面。通天有神樹,虬枝掛云片。日出交月沉,無乃若木變?巴蜀圖騰國,自與中原舛。奚必藉文字,形畫一一絢。象牙疊精金,灰積又星散。縱把春風筆,孰能穆天傳。往已不可追,來更不遑算。且坐翠筱里,呼吸一江練。
一點檀心氣味長,向人無語舞霓裳。千紅萬紫消磨盡,猶有風吹不斷香。
太華云連蜀棧低,柳花三月紫騮嘶。香浮曉露金奩濕,幡拂春煙絳節齊。策牘當年登桂苑,詞林后夜趣芝泥。長安游客應無數,誰共王褒頌碧雞。
張翁秉操古,樸懷而直躬。逆珰熾虐燄,勁柯迥靡風。學士一長揖,拜跪羞群公。左去豈不得,鰲禁留高蹤。史官謂未識,他人何弗懵。升沉俱往跡,忻瞻芳譽叢。
日暖聞笙江上路。令節踏青尊蜀故。翠嵐雨晴濕無云,碧乳茶浮香有露。懶戴花鈿甘淡素。長聽松聲過繡戶。木魚堡上悟真如,冷笑懷清丹穴富。
草堂五月少人過,門巷春泥奈雨何。滿樹枇杷鶯竊盡,一階芳草蟻行多。因思諸葛吟《梁父》,卻笑蘇秦謾揣摩。老我衰年無白發,從今也合號涪皤。憶昨相過寂寞濱,白頭傾蓋豈如新。驚回赤壁三更夢,開遍桃花一樹春。顧我老為思櫪馬,憐君遠作倚樓人。黃公壚畔三株樹,留待來時醉掛巾。
城上郁蔥蔥,城下人家住。朝朝城中烏,飛向城東去。
上林高處鳳凰棲,羽翮垂云五色輝。黃竹雪深梧影落,山雞臨水炤毛衣。
修行人,聽子細。齋食不可,美之又美。更何須、異饌多般,但一味而已。恬淡中,常遂意。萬神調暢、姹嬰歡喜。得自然、結就金丹,占蓬瀛仙位。
古來名士都如此,后世虛浮類鄙之。賴有晦翁高著眼,青青鉅竹蔭檐楣。
凄迷谷城山,下有土一抔。昔在選部君,冠裳此淹留。山靈苦未協,來往空神游。荏苒三十載,改奠西原丘。龍門聳喬木,寶澗縈清流。體魄安自今,蓍龜復何求。慎終美孫子,正不慚弓裘。
一潭煙靄鎖靈暉,孕感金輪夢影微。蜀鳥爭知春所在,鮫人莫問我安歸。淚邊花雨紛紛落,匣底龍光冉冉飛。拈取空香顏忽霽,高僧笑為解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