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四首奉敕撰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香隨龍節下,云逐鳳簫飛。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窈窕流精觀,深沉紫翠庭。金奩調上藥,寶案讀仙經。作賦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應謝人俗,輕舉托云輧。
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云逐笙歌度,星流宮殿飛。乘風嬉浩蕩,窺月弄光輝。唯有三山鶴,應同千載歸。
道記開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鳥至,煉藥九仙成。天上靈書下,空中妙伎迎。迎來出煙霧,渺渺戲蓬瀛。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香隨龍節下,云逐鳳簫飛。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窈窕流精觀,深沉紫翠庭。金奩調上藥,寶案讀仙經。作賦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應謝人俗,輕舉托云輧。
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云逐笙歌度,星流宮殿飛。乘風嬉浩蕩,窺月弄光輝。唯有三山鶴,應同千載歸。
道記開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鳥至,煉藥九仙成。天上靈書下,空中妙伎迎。迎來出煙霧,渺渺戲蓬瀛。
金壇開啟清晨的宮門,純凈的真氣微微彌漫。落月好似銜在仙洞上,初升的云霞輕拂著羽衣。香氣隨著龍節飄下,云朵追隨著鳳簫飛舞。暫且在蓬萊游玩,一千年才回去一次。那精巧幽深的流精觀,庭院紫翠而深邃。在金盒中調配仙藥,在寶案上研讀仙經。作賦時能看到神奇的雨,乘木筏能辨別客星。只應該告別世俗,駕著云車輕盈飛升。金爐承接道訣,玉牒揭示玄機。云朵隨著笙歌飄移,星辰如在宮殿間飛動。乘風在浩蕩的天地嬉游,對著月亮玩弄光輝。只有三山的仙鶴,應該能一同千年歸來。道記開啟中箓,真官顯現在上清境。焚香時三只神鳥飛來,煉藥使九位仙人煉成。天上的靈書降下,空中有美妙的樂伎迎接。迎出煙霧,渺渺然在蓬萊、瀛洲嬉戲。
金壇:道家稱神仙居住的地方。曙闈:清晨的宮門。
仙竇:仙洞。羽衣:仙人的服飾。
龍節:飾有龍形的符節。鳳簫:簫的美稱。
流精觀:道觀名。紫翠庭:指道觀的庭院。
金奩:金盒。上藥:仙藥。
槎:木筏。客星:指天上的流星。
云輧:云車。
中箓:道教的一種符箓。上清:道教三清境之一。
三鳥:神話中的神鳥。九仙:九位仙人。
靈書:仙書。妙伎:美妙的樂伎。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此詩為奉敕而作,可能是在宮廷舉行與道家相關的活動時,詩人按照皇帝的命令創作。當時道教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宮廷也可能對道家文化較為推崇,詩人借此表達對道家神仙境界的描繪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道家神仙生活的美妙與神秘,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語言營造出奇幻意境。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家文化在詩歌創作中的體現,展現了詩人的想象力和語言駕馭能力。
紅葉濕枝頭,綿綿雨未收。賣花人不見,寂寞酒家樓。
墻外杏花開,鄰娃結伴來。無端深夜雨,屐齒印青苔。
前因排定莫因人,歷歷回思更慘神。
冥路無門難問信,夜臺有夢可相親。
持家課子終夫志,背義貪生恨此身。
但愿精靈猶宛在,暗培蘭桂滿庭春。
江鄉蕭颯不禁秋,古剎名山占此丘。
云護龍池迷雁塔,雨平虎跡上漁舟。
聲傳清梵疏鐘出,衣妥紅蓮極浦流。
千古宛然渾在眼,越王臺畔女墻頭。
知音古亦少,況乃今人乎。
至和動殊類,此則今世無。
舜韶舞百獸,事可觀于書。
但非耳目接,便自疑其虛。
誰謂今之人,反不如獸歟。
大音蓋希聲,聾俗或萬殊。
中孚有不化,嗟嗟乎豚魚。
光含佛火百輪妍,三五猶馀兩夕圓。上客玉毫崔液賦,使君金鏡謝莊篇。
觴飛不記紅牙箸,鉤戲爭探白腹錢。催放銀花無數樹,炎炎春色結丹煙。
南油滿注百枝燃,火里春生不夜天。露冕雙臨光乍合,冰輪兩食影仍圓。
竹林荒宴惟須達,蓮社風流可是禪。玉漏休催歸騎散,看燈未盡簡文箋。
凌云彩筆太崢嶸,萬井弦歌播頌聲。
不見應劉誇吏跡,可曾卓魯擅詩名。
蛟龍溪畔行春地,甲子門前吊古情。
防海不須煩尺組,五言君自有長城。
清都誰不愿居官,且是西湖最好山。
此地固難常養病,他鄉只可便求閒。
苦無筋力追王貢,那有心機衒孔顏。
秋入兩峰明碧落,幾多鹓鷺簇天關。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嬋娟。自從竊藥歸去,天上幾千年。試問廣寒高處,為甚缺多圓少,此理孰為權。弦望知天定,離合可人憐。
典宮錦,歌水調,載樓船。謫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遙想人生百歲,三萬六千良夜,能得幾時圓。莫遣金盆落,達曙照無眠。
十幅澄江練。裊香絲、文心一縷,驚才絕艷。
出水芙蕖生夢穎,豐致嫣然初見。恰又似、朝霞舒卷,張緒風流標格好,比垂楊、一樹靈和殿。眼灼灼、更如電。
思騎黃鶴尋仙眷,訴喁喁燈前才子,淚痕清泣。
怪底風人俱善感,各帶一分哀怨。記當日、春蠶絲纏。
剪彩裁云工綺語,把鴛花、金粉思量遍,成往事、說來倦。
茫茫禹跡,九域乃賓。
庶士交正,無思不順。
馬怠其衡,車曳其輪。
飛龍造造,天命有晉。
冉冉浮光一擲梭,明年年并古甘羅。
詩書萬卷翁能積,義理千層汝自磨。
塊土謾堆終是塔,涓流不息自成河。
莫言幼小無加勉,少婦騰騰是阿婆。
底事蹉跎二八年,
嫁時裝著未周旋。
年年織得新絲絹,
又被家翁作稅錢。
夏日舒以長,齋內深更靜。
正襟新浴馀,肅容湛天性。
悠哉四圣心,玩味頻起敬。
好風生坐隅,竹色鮮相映。
澹爾絕外牽,伊誰共佳興。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
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
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
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幾欲候公湖水濆,不堪彌月黯春云。
床頭曲米計已漉,籬腳杞叢行可分。
精力底須青竹杖,雅懷多在白鷗群。
蒲輪到日從容謝,自有兒郎能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