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墟吳亞卿先生哀挽二首
早辭鐘鼎樂丘園,盛福完名眾所尊。星象忽驚前夕變,耆英今復幾人存。廟堂擬下哀榮詔,林壑空留杖履痕。總道慶源流不盡,一經傳子又傳孫。
不睹光儀歲月侵,上堂瞻拜此情深。坐中屢說通家義,老去猶多體國心。朝野勛名終烜赫,山川靈氣忽銷沉。無由執紼東風里,西望新墟思不禁。
早辭鐘鼎樂丘園,盛福完名眾所尊。星象忽驚前夕變,耆英今復幾人存。廟堂擬下哀榮詔,林壑空留杖履痕。總道慶源流不盡,一經傳子又傳孫。
不睹光儀歲月侵,上堂瞻拜此情深。坐中屢說通家義,老去猶多體國心。朝野勛名終烜赫,山川靈氣忽銷沉。無由執紼東風里,西望新墟思不禁。
先生早年就辭去官職,樂于隱居田園,他福氣深厚、名聲美好,為眾人所尊敬。就像星象突然在昨晚發生變化,如今像先生這樣的年高德劭者還剩幾人呢。朝廷本打算頒布表彰哀榮的詔書,可山林間只空留先生生前的足跡。都說先生家族福澤綿延不斷,家學經典既能傳給兒子又能傳給孫子。多年未曾見到先生風采,這次上堂拜謁,情意十分深厚。先生在席間多次說起世交的情誼,年老了還心懷國家。先生在朝野的功勛和名聲始終顯赫,可山川的靈氣卻突然消散。我沒辦法在東風中為先生送葬,只能向西遙望新墟,思念之情難以抑制。
鐘鼎:指代富貴榮華、高官厚祿。
丘園:指山林田園。
耆英:年高德劭的人。
哀榮詔:朝廷表彰死者的詔書。
杖履痕:指人行走留下的足跡,這里代指先生生前的活動蹤跡。
通家義:世交的情誼。
執紼:送葬時幫助牽引靈車,指送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吳亞卿先生早年辭官歸隱,在當地德高望重,在朝野有顯赫的名聲。詩人與先生有世交情誼,先生去世后,詩人寫下這兩首挽詩以表哀悼。
這兩首挽詩主旨是哀悼吳亞卿先生。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詞典雅,高度贊揚了先生的品德、功績和家族傳承。在文學上,展現了挽詩這一題材對逝者的緬懷與敬意。
可憐階下梅,飄蕩逐風回。度簾拂羅幌,縈窗落梳臺。乍隨纖手去,還因插鬢來。客心屢看此,愁眉斂詎開。
城頭吹玉笛,城下唱漁歌。為問南征客,其如煙艇何。
湖頭隱居好,竹樹日蕭森。對酒花當面,焚香鶴在陰。青山應似舊,岐路只如今。潘令思吾否,高情足謾吟。
著衣持缽柳風長,洗足跏趺華雨香。希有世尊唯自喻,如來護念為人忙。千年古鏡當空鑒,一室傳燈五嶺光。黃梅夜半袈裟話,華梵同音到海幢。
過盡長淮未見山,倦尋殘夢獨憑欄。風煙漸欲回春眼,不似蔣陵江上看。長天漠漠水連空,云淡風微兩兩紅。南北不知緣底事,一生半落往來中。旋搗香粳炊玉粒,飽肥鮮鯽鲙銀絲。他年虛費太官粟,到得江頭已恨遲。
精藍幽谷寺嵯峨,風過松聲韻碧波。寂寞出塵天外景,驊騮雜遝意奚何。
吾生傾倒者,獨有一汪東。所異惟形骸,心同事復同。七年共昕晝,一別經春冬。再會恐未然,生死夢魂通。
十年京國著英聲,此日言歸荷寵榮。疋馬曉辭丹鳳闕,雙旌明到鎮陽城。椿萱逝早承褒贈,松檜陰深蔭墓塋。拜掃焚黃成禮后,孝心應足慰生平。
寢痾坐情累,削跡離故家。屆茲仲如月,氣候清且嘉。迢迢紫云洞,渺渺天一涯。尋壑滯瀑流,攀岑悟靈芽。千峰遞生態,百草互吐葩。周覽蕩節物,況乃凌紫霞。神仙彷佛遇,導我營丹砂。丹砂未易營,緇鬢早已華。神理寓隱頤,時變增感嗟。至人有逸念,存形非所多。
春乍透,香早暗偷傳。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蘇帶,黃金須勝辟寒鈿。更朝朝,瓊樹好,笑當年。花不向沈香亭上看。樹不著唐昌宮里玩。衣帶水,隔風煙。鉛華不御凌波處,蛾眉淡掃至尊前。管如今,渾似了,更堪憐。
卻嫌月照海棠白,花下頻將蠟炬催。竹葉未傾顏已赭,明霞朵朵火中開。
林稠廬落聚,壟斷路岐分。曠野迎遲日,長天失過云。金湯城據險,斥堠野屯軍。長吏岑曦似,邊笳夜不聞。
武夷九曲青不足,還向天臺訪石梁。為是橐輕難壓載,盡收山色付奚囊。
偶來天目臥,修竹自成居。飛瀑面衡宇,青山手道書。花間謝車騎,鏡里出樵漁。不學于陵叟,桔槔恒晏如。
白首閒居,冬風冷、偏欺衰老。晨光動、瀰漫院落,六花飛繞。坐煖茅柴煨芋栗,老妻孫子圍爐好。更兒曹、腰斧析枯薪,歸來早。階前璐,池邊縞。都總出,天工巧。石山峰、庭下盡成瓊島。況是太平豐稔瑞,教兒愛護休輕掃。看園林、一鶴意蕭蕭,尋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