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任清流晚泊寧都河
舉目望天東,故園隔萬重。
來行數百里,作伴兩三童。
月暗河波白,電騰林彩紅。
清寧離不遠,愿借滿帆風。
舉目望天東,故園隔萬重。
來行數百里,作伴兩三童。
月暗河波白,電騰林彩紅。
清寧離不遠,愿借滿帆風。
抬頭望向天空的東方,故鄉隔著萬重山水。我已經走了數百里路,只有兩三個孩童相伴。月光暗淡,河波泛著白光,閃電劃過,樹林映出彩虹般的色彩。清流縣離這里已經不遠了,希望能借滿帆的風快點到達。
舉目:抬頭看。
故園:故鄉。
作伴:陪伴。
電騰:閃電劃過。
清寧:這里指清流縣,可能當時也有稱清寧的說法。
推測詩人在前往清流縣赴任的途中,夜晚停泊在寧都河。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但詩人遠離故鄉,獨自踏上赴任之路,心中難免有思鄉之情和對新任職地的未知之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赴任途中的復雜心情,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文人赴任的心境。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