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庾信宅
蘭成追宋玉,舊宅偶詞人。
筆涌江山氣,文驕云雨神。
包胥非救楚,隨會反留秦。
獨有東陽守,來嗟古樹春。
蘭成追宋玉,舊宅偶詞人。
筆涌江山氣,文驕云雨神。
包胥非救楚,隨會反留秦。
獨有東陽守,來嗟古樹春。
庾信追慕宋玉的才情,我偶然來到這位詞人的舊宅。他筆下如涌出江山的磅礴氣勢,文章讓云雨之神都為之折服。他不像申包胥那樣能拯救楚國,卻像隨會一樣留在了秦國。只有我這個東陽太守,來此感嘆著古樹逢春的景象。
蘭成:庾信的小字。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著名辭賦家。
筆涌江山氣:形容庾信文筆氣勢磅礴,有江山般的雄渾之氣。
文驕云雨神:指庾信文章精妙,讓掌管云雨的神都感到遜色。
包胥:即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曾赴秦求救兵以恢復楚國。
隨會:春秋時晉國大夫,曾滯留秦國。
東陽守:作者自指。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庾信是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其人生經歷坎坷,后期被迫留在北方。詩人路過庾信舊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處于動蕩變革時期,詩人通過憑吊庾信,抒發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憑吊庾信,高度贊揚其文學才華,同時感慨其命運。詩中用典巧妙,藝術感染力強,體現了詩人對前代文人的尊重和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在詠史詩中有一定特色。
胸中泉石小膏肓,壇上宗風別圣狂。著屐我慚成佛謝,解頤人愛說詩匡。
一自幽棲白版扉,略無塵夢到輕肥。摩娑老眼臨書卷,抖擻閑身稱布衣。鳳竹聲回琴響近,雨苔青滿屐痕稀。客來況說云山好,處處春苗長蕨薇。
西嶺破繁云,東風開曉日。羲輪何地來,霜容初盥櫛。朝氣見千林,寒山曉象出。昭蘇及眾荄,勾萌取次茁。頗疑窮歲中,春光能四溢。始信玄冥功,翻憑黝晦質。幽沉萬類情,同歸潔齊室。陽和不遽爭,陰靄應徐畢。融煦滿垓埏,胚凝由渾沕。從茲復旦華,佇望中原一。
昔年試吏得江城,一紀重來若隔生。惆悵舊游誰可語,南園春色卻多情。
天明離熱土,惜別竹林鷺。此去萬重山,歸來成細雨。
自傷臨郡淺,有愧在民深。稽首文公廟,由唐直至今。既收其印綬,猶送以車船。回首柱下史,江邊更可憐。昨日專城守,今朝失國人。乾坤如許大,無地著孤臣。赫赫戎衣定,區區扣馬非。如何孤竹子,嫌粟不嫌薇。丘筆鄭克段,軻言象愛兄。回天力不足,削地罰猶輕。
我來欲覽匡廬勝,煙雨冥濛在翣時。事到眼前猶不遂,前途得失底須知。
厭雨欣初霽,貪程敢晏眠。排天雙壁起,受日一峰先。入徑惟逢樹,無人況有煙。藤深猿不見,聲到客愁邊。
攜家迢遞過西陵,江霧微消海日升。帆影晝驚沙上雁,船聲斗落岸頭冰。果園霜后初分橘,漁浦潮平各下罾。歲晚不思行路倦,剡中佳興正堪乘。
江西水絮白輕微,殘臘天南正葛衣。見說先朝曾雨雪,檳榔寒落凍魚飛。
遙想山堂數樹梅,凌寒玉蕊發南枝。山月照,曉風吹,只為清香苦欲歸。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回去霅溪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釣船。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鲙新魚,除卻清閒總不如。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一室朝慵掃,遺經自討論。枯蝸寒綴壁,黠鼠靜翻盆。調古誰同賞,時清道益尊。閑將貧富態,書向翟公門。
茫然不省是人間,卻有人家住近灣。一處便須終日坐,百年能得幾時閒。將開復合雨馀雨,乍有忽無山外山。安得扁舟如范蠡,遍尋七十二孱顏。
巖云擁輕素,紅葉當風墮。秋色滿空亭,無人來此坐。
坐送登臨目,睛空鳥路長。秋云不近苑,官樹自成行。河洛來天地,人煙接渺茫。采蘭空澤里,彼美在何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