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明妃背立圖,為梁季存廣文麟章題
漫道和戎無策。別有英雄巾幗。雁雪滿天寒。背人看。
博得君王長恨。那忍琵琶多怨。省識畫圖容。鬢云松。
漫道和戎無策。別有英雄巾幗。雁雪滿天寒。背人看。
博得君王長恨。那忍琵琶多怨。省識畫圖容。鬢云松。
別說與匈奴和親是沒有辦法的策略,還有像王昭君這樣的巾幗英雄。大雁在漫天風雪中,天氣寒冷,她背對著人暗自凝望。她贏得了君王長久的遺憾,又怎忍心彈奏出那么多哀怨的曲調。漢元帝這才看清她真實的容貌,此時她發髻蓬松。
漫道:別說。
和戎:與少數民族議和,此指漢朝與匈奴和親。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借指婦女。
省識:細看、識別。
鬢云松:形容發髻蓬松。
此詞為梁季存的《明妃背立圖》題詩。王昭君出塞和親是歷史上著名的故事,作者可能是有感于王昭君的事跡,借題畫詞來表達自己對這一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王昭君的大義和批判漢元帝的昏庸。其突出特點是情感表達深沉,借景抒情與敘事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的思考。
經綸意氣近何如,
慧出西方事可知。
垂釣正須東海闊,
賦歸何用北山移。
南窗負日偏宜懶,
秋水臨流正賦詩。
珍重菊莊舊知己,
獨能無夢到山池。
玉作闌干石作梁,銀河清夜共輝光。經營自出天工妙,鎪琢仍歸匠者良。大駕親臨觀氣象,群臣載拜獻詞章。誰知千古不磨跡,地久天長轉更彰。
石梁高架奠長江,要路通津總帝鄉。一代規模天廣大,萬年功業日昭彰。吾皇制作親曾賜,臣下賡歌孰敢當。圣子神孫承大統,愿言鴻祚永延昌。
生平文字友,
引疾得休官。
老去身須惜,
歸來夢亦安。
江風吹浪急,
山雨逐人寒。
惟有憐同調,
長嗟離別難。
直諫聞天下,朝陽有鳳鳴。
履霜防厥漸,見晛絕其萌。
此舉堪千古,其名震八瀛。
休嫌難補牘,祇恐軫皇情。
終是圣明事,依然雨露多。
左遷仍列宿,小謫謝鑾坡。
臣節休消沮,名途偶折磨。
龍場與狄道,視此又如何。
難泯同胞好,
每因長舌疏。
若能諧婦姒,
九世可同居。
養生之鞭,
隴種之苗。
欲魯去朔,
在齊聞韶。
咄嗟老饕,
腹如瓠枵。
踏破菜園,
合吃藤條。
此會明年未有期,便將輕別作長離。多情莫學千金水,才滿空江又落時。
臘日山城見雪初,故人別后會應疏。沙頭無日無來雁,相問從今秪寄書。
閑吟可是治愁藥
一展吳箋萬事忘
不惜暮年酬倡絕
猶能作意答秋光
行子易時序,但嗟江路難。
孤帆轉天際,遙出青林端。
山影落空翠,濤聲生夜寒。
鄉書猶未達,云海正漫漫。
九萬征程走使車,
一言九鼎信非虛。
不須十部賢從事,
齊拜劉公一紙書。
二月東風送暖時,
梨花才放兩三枝。
主人訝客何曾醉,
總為春寒花較遲。
邀君歡,勸君酒,南山月上大如斗。
座中誰者苦思家,舉杯忘在天之涯。儻來富貴恨不早,提壺且樂風光好。
多疑黃河之水天上來漫漫,飲如渴驥奔馳千里臨急湍。
君醉歌,我醉舞。醉歌金石裂,醉舞鸞鵠舉。
鸞鵠一舉千萬里,蠢蠢浮浮盡眼底。勸君酒,邀君歡,東方日出圓如盤。
大婦出姬姜,族望不可加。中婦出燕趙,容色鮮如花。小婦出吳越,盈盈嬌浣紗。丈人但安坐,四海方為家。
大婦字若蘭,深閨理流黃。中婦字羅敷,陌上行采桑。小婦字莫愁,盈盈居畫堂。丈人但安坐,滿目饒春光。
大婦出迎客,二十頗有馀。中婦起持觴,二九曳羅襦。小婦坐鳴箏,二八正敷腴。丈人但行樂,南面安得如。
大婦年十九,高堂坐摴蒱。中婦方十七,明瓊角呼盧。小婦正十五,青春獨當壚。丈人但行樂,何羨執金吾。
十載風塵一劍馳,勛階且莫嘆支離。
介稱柳下緣三黜,名比關西為四知。
便把丹心酬北闕,莫將黃菊負東籬。
五陵冠蓋浮云里,關尹何勞更卜居。
松風蘿月滿禪房,物外高情孰可當。鳥為銜花渾不恐,?因暖足自相忘。峰巒重繞何深?,樓閣新開更煒煌。敕賜良田供萬衲,不須日糴太倉糧。城外重岡一徑微,中開寶剎獨巍巍。松根燕坐云生石,廡下經行月到扉。問答箭鋒能破的,嚬呻師子不藏威。幾多不解知端的,水潦鶴云諸佛機。紺宮勝槩自天工,大士中居鏡作容。松頂月來多伴鶴,巖前云起忽從龍。奎文勝似珠千斛,寵賜過于粟萬鐘。僧遠不知天仗到,時人錯道有高風。剎幢高出眾峰巔,禪者家風靜處便。世上塵埃千市合,谷中花木四時鮮。幽深共仰慈光溥,愚懦咸資化力全。為報學流心是佛,著鞭當在祖生先。山林麋鹿性相便,稱意何須負郭田。掛樹獼猴常近席,散花仙侶不離筵。半窗梅月清宵夢,一榻松風白晝禪。慧約草堂渾忘卻,獨于相府住多年。鐵錫初將壁上懸,圣恩容我此安禪。曉看草木沾多露,夜睡星河近九天。石與道心無動日,樹同僧臈不知年。請看八德池中水,一洗勞生累劫愆。誰識千峰頂上幽,羚羊掛角沒蹤由。談玄自折松為拂,遇困聊將石枕頭。寒谷花開多向日,空巖葉落始知秋。莫言與世相疏甚,此是山居道者流。偶向溪頭坐石磯,水禽沙鳥自相依。敢言有道忘人境,秖欲無心契祖機。莎草似茵迎日軟,荻芽如玉到春肥。巖扉半掩歸來后,步屧修廊月色微。新到山居興趣多,松門盡日客稀過。經行偶見巖花落,睡起忽聞山鳥歌。捷徑固非今世有,移文爭奈昔人何。老來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開善堂前長綠蘿,欲探遺跡興蹉跎。一千年事猶堪舉,十二時辰尚可歌。送供天人曾雜沓,分身街市自婆娑。今朝寶塔移東嶺,更覺山林氣槩多。通玄有路好追游,須踏毗盧頂上頭。薦福古公言莫莫,桐城投子道油油。溟濤終見鹍鵬化,枳棘徒聞鳥雀啾。一墮聲塵忘歸客,寒巖虛坐幾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