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九十六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
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
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
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
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我并非是喜愛吟詩,吟詩是我盡情抒發本性的時候。若說達到圣與仁的境界,我雖不敢當,但樂于順應天命又有什么可懷疑的呢。我的志向寬廣正悠閑自在,情懷灑脫而坦然。內心安逸、每日安樂難以描述的狀態,我并非是喜愛吟詩。
堯夫:作者邵雍的字。
盡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
若圣與仁:出自《論語》,這里指達到圣人與仁人境界。
樂天知命:樂于順應天命。
恢恢:寬廣的樣子。
綽綽:寬裕、灑脫的樣子。
坦夷:坦然、平易。
心逸日休:內心安逸,每日安樂。
邵雍一生追求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隱居不仕。此詩創作時,他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通過吟詩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精神追求,體現其樂天知命的人生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樂天知命、豁達閑適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邵雍的作品中,體現了他獨特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情趣,對后世研究其思想有一定價值。
聞道騎鯨碧眼仙,黃柑手植尚依然。
人間俯仰更成古,天下聲名不計年。
繭紙誰能收妙墨,雞林何用續遺編。
使君為創新堂事,若解尊賢即是賢。
近謀吟屋傍潯溪,雁蕩山深云未歸。
怕惱春光花種少,愛延月色竹栽稀。
寶藏書冊教兒讀,土視功名與世違。
不是詩人相過處,晝長應是掩柴扉。
長虹舞澗石磷磷,勝踐還憐雨送春。
云木千章森翠幄,洞天九鎖絕紅塵。
丹藏仙谷生奇箬,香到龍祠澤旱民。
山有舊盟來更好,齋心恭對玉晨真。
早悟功名歲月空,衲衣何處不從容。
幾回渡水自尋鶴,豈但買山方種松。
麾玉固嘗聞咳唾,擲金未盡寫心胸。
與君能隔幾多地,薄暮一聲湖上鐘。
拔腳紅塵到蕊宮,眼前物物是詩筒。
云關左右轉九鎖,天柱西南邊一峰。
正喜齋廚供筍蕨,更尋藥圃覓芝芎。
飛仙何在應憐我,指出靈丹紺箬叢。
昔聞仙子宅,今幸過琳宮。
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
翠云升送雨,白鶴舞凌風。
好景游歸晚,簫聲縹緲中。
去縣十八里,傳名千萬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獨擎天。
驂馭歌司馬,燒丹扣葛仙。
誰云塵俗骨,亦得嗣前賢。
異政豐余暇,新軒雅構成。
云成簷外落,魂自座中清。
盡日松風響,通宵花月明。
琴觴暫舒嘯,才用即登瀛。
菊花相菊一長嘆,公是公非話總難。
以道義交堪傲俗,得漁樵趣不須官。
紛紛落葉山初瘦,隠隠平沙雁已寒。
天氣欲晴又欲雨,百年心事滿欄干。
江氛朝暮半晴陰,紺宇飛甍接翠岑。
手摘匏瓜曾未遍,身從鷗鷺得相尋。
千年舞袖云崖冷,幾度桃花春水深。
猶有門前舊題句,松風萬壑老龍吟。
武侯遺廟自丹青,霸業銷磨但故城。
北魏中分盟血在,南陽三顧夙心明。
君臣際會宜興漢,吳蜀相資失借荊。
獨致瓣香思祀典,西山回首暮云生。
富貴不可縶,瀟然脫塵羈。
神氣自涵養,巖壑方棲遲。
山中有宰相,物外多仙師。
蓬萊定不達,節操請堅持。
每逢勝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別漢秦。
繞剎苔封高士跡,臨溪客問野人津。
紆回松竹看非俗,羅列山川識有真。
踏遍嶺頭天尺五,飄飄已覺迥風塵。
拋卻西湖舊綠蓑,閉門無計奈愁何。
非關豪氣消磨盡,自是中年感慨多。
漫漫平波魚自躍,陰陰垂柳鳥能歌。
小樓咫尺無因到,輸與周郎日日過。
路轉峰回意豁然,逢迎馬首更飛泉。
地嚴九鎖紅塵外,天近三關黃道邊。
奏簡夜騰孤鶴表,步虛聲徹老龍淵。
會須香火通仙籍,一洗人間未了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