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門詩十二首 其四 香山上方
貪奇忘我勞,上上不復省。
窮游盡人跡,卻立看佛頂。
日暮不忘歸,青山滿煙景。
貪奇忘我勞,上上不復省。
窮游盡人跡,卻立看佛頂。
日暮不忘歸,青山滿煙景。
貪戀奇景忘記了疲憊辛勞,不斷向上攀登已不計次數。游遍了人跡可達的所有地方,退后站立仰望那佛頂勝景。天色已晚仍不愿踏上歸途,青山沉浸在煙靄繚繞的美景中。
貪奇:貪戀奇麗的景色。
上上:不斷向上攀登。
不復省:不再計算次數,形容攀登次數之多。
窮游:遍游到盡頭。
盡人跡:人所能到達的地方都走到了。
卻立:后退站立。
佛頂:指香山上方佛塔或佛像的頂端。
煙景:煙霧繚繞的景色。
此詩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游龍門詩十二首》組詩之一。龍門(今洛陽龍門山)為當時游覽勝地,香山為龍門東山。蘇舜欽因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此詩約作于其游歷龍門期間,記錄了他攀登香山上方(山頂)時的所見所感。
詩中通過記錄攀登香山上方的過程,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奇景的癡迷與沉醉。以簡練的語言描繪游蹤與景色,情感真摯自然,體現了詩人寄情山水、忘懷塵俗的意趣。
王事匆匆到日邊,相逢一笑酒尊前。歸心又繞閩山月,去路還尋潞水船。千里霜蹄寧久蹶,九霄風翮定高騫。為君豫掃詞垣榻,折桂重來話昔年。
家住東吳魂寄楚,寂守官倉一抔土。即看叢祀遍湖湄,恥為幻惑親酒脯。香囊繡帶已如塵,累劫豈猶戀殘楮。生前挾婿各不俗,何日同攜永歸處。含情艷向姊妹花,月明娟娟相爾汝。
治世竟先達,英材惟陸機。秋闈況得意,復憶家林歸。落日江上別,涼風吹客衣。壺山郁蔥倩,莆水清漣漪。為言到家日,未幾登王畿。無令得桂手,虛負看花時。談笑青云上,誰念山中期。
佳節蕭然無過賓,馂馀觴豆自相親。斗垂西柄半入海,梅發南枝先得春。平日以文為事業,老來惟酒是精神。莫論炊熟邯鄲未,巳是山翁一欠伸。
宋代陳無巳,唐時鄭廣文。道高官獨冷,名美世同聞。汝挈一氈去,予憐雙袂分。潸潸白首淚,長向渭西云。
小雨濕叢菊,何當噴金英。嚼蕊亦可人,蕭然慰我情。羈旅念家遠,濁酒還獨傾。云表雁初過,草根蟲自鳴。歲晏將如何,一醉豁平生。
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無辭可奈何。強食小兒猶解事,學妝嬌女最憐他。故衾愧見沾秋雨,短褐寧忘拆海波。倚仗循環如可待,未愁來日苦無多。
回澗曲如月,泠然綠樹根。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靜觀因悟性,耽聽欲忘言。何由駐塵駕,迢遞一尋源。
沈沈北海雪波深,老眼增明寸碧琴。未得一江活物水,何酬四海望云心。我生有遇千年會,自愧難為三日霖。吾子佞然虛贊德,臨風羞繼謫仙吟。
內廄多龍馬,奚官晚更調。獨矜紅叱撥,老氣壓天驕。
前涼開繼守孤忠,自軌及華日熊熊。呂氏龜茲忘主難,忽改麟龍稱霸雄。此實婆樓羌狄種,彼惟張耳趙箕弓。夷夏殊心秦越判,貞邪分軌馬牛風。秦川沒腕涼倚柱,東歸福地頗相同。適逢時亂依偏阻,一樣邀天得始終。報國寧家方戒子,聞傾入援豈為躬。卑辭誘趙俱權計,假道于成或至衷。長寧奪曜初墻鬩,天錫戕玄乃卒窮。暴尸輿襯繇身作,晉侍秦侯賴祖功。可憐大豫思捲土,一姓難興枉就戎。光平三寇雖容易,豈虞三子自相攻。紫閣才登東閣繼,挽車方下素車蒙。一紀天王空浪竊,何如五世晉西公。
臨溪吹雨來,彼沚多蒼葦。猶似古歌聲,憶之心悱悱。
細雨染鵝黃,絲絲拂水長。游人出門去,惆悵惜春光。才看葉斗眉,又見花飛雪。只恐秋風生,長條不堪折。
茜袂黃眉出滿城,賢侯游豫順民情。鼓聲足驗村田樂,月色遙占輦路晴。定有儒臣映藜仗,又聞京尹折蓮棚。祠官一瓣無它祝,但愿旄頭盡掃清。近傳桂管置行營,想見臨淮號令明。書載舞干文德遠,曲名破陣武功成。小兒隊整遺風在,大將壇荒舊址平。未得軍前實消息,強歌安得有歡聲。
雙袖日沾朱墨塵,風流那復似前人。梅花香里傾杯酒,略與鳧仙一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