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為百姓
天理為百姓,格戒亦須遵。 官喜律即喜,官嗔律即嗔。 總由官斷法,何須法斷人。 一時截卻頭,有理若為申?
天理為百姓,格戒亦須遵。 官喜律即喜,官嗔律即嗔。 總由官斷法,何須法斷人。 一時截卻頭,有理若為申?
古者貝為貨,庶物賴以通。
后世貴銅臭,退處書幾中。
楮生借光輝,文字傳亡窮。
言利古所羞,孰謂汝不逢。
城上西風急暮笳,遙分秋色到天涯。
霜高漸滿烏啼月,地煖猶驚蝶護花。
近水有時聞落葉,遠山終日傍晴霞。
從今莫負莼鱸約,何用虛隨奉使槎。
無心隨處便為家,
渺渺伊人水一涯。
翻笑秦民太多事,
沿溪何必種桃花。
海山含雨盡冥冥,輕舸重來過遠汀。
兩日浮生頻載酒,百年歸計尚飄萍。
層崖日落潮光白,陰洞苔寒佛火青。
何限鶴群沙際起,人間無路托仙翎。
消盡毿毿,斜照淡黃,一夜驚鴉無數。移恨漢南,舊日闌干,只有亂塵隨步。
眠起無端,便忘了、龍池煙雨。何苦。又按徹伊涼,換他金縷。
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慣清霜,伴人羈旅。西風笛里,滿眼關山,絲絲系春不住。
自怯宮腰,幾曾為、倚簾人妒。歸去。還夢繞、一天風絮。
兜羅綿手罷花拈,親為檀郎熨指尖。
背地暫將鳧藻讓,耳邊低勸翠裘添。
轉參莊語教人聽,徐斂明眸覺婢覘。
離席不妨端坐好,莫因匆遽召猜嫌。
平生尚友惟三公,淵明老去韓蘇從。
清風迢遞一千載,義熙長慶迄元豐。
駒隙堂堂箭離弩,誰歟論世從頭數。
莫為之后前弗傳,我公巋作儒林主。
柴桑乞食詩曾和,余米可炊差療餓。
晚年記題柏石圖,頗訝退之愁轗軻。
退之去后無替人,公也相尋南海濱。
廟食書碑豈阿好,爆牲雞卜同薠蘋。
最憶斜川舊游處,未獲竟舁籃輿去。
移居飲酒歸田園,吟邊仿佛知其故。
叩囊不乏沽酒錢,青山那怕浮云連。
《歸去來詞》《盤谷序》,晉唐文字非無緣。
公若有靈事未發,招邀共向雪堂醉。
我當遍酹三人豪,清醪滿注花瓷翠。
一水疏籬映,見小桃朱朵,墻角低亞。麗質天生,甚芳根偏寄,冷煙茅舍。休問量珠價。夢不到、玉樓瓊榭。盡露華、啼濕東風,肯學杏紅偷嫁。
妍雅。幽懷暗寫。似空谷佳人,塵外瀟灑。可惜啼鵑,喚仙山歸去,倩妝輕卸。嘶騎閑門下。更誰記、乞漿馀話。無奈燕麥元都,為伊恨惹。
四海皆忙幾個閑,時人口內說塵緣。
知君有道來山上,何似無名住世間。
十二樓臺藏秘訣,五千言內隱玄關。
方知鼎貯神仙藥,乞取刀圭一粒看。
幼學蒙題品,童心托弟兄。
過從十年足,悃款一家情。
無力寬貧病,傳書隔死生。
西風吹客淚,萬里寸心明。
領客能官樣,鴛鴻戢翼隨。
題無流處葉,續有醉時詩。
聽雨思歸者,尋梅且已之。
小池疏積淤,何必賦盆池。
擬把南枝雪,簪坡醉帽檐。
袖春如有腳,鑒冰影無蟾。
采筆吟方勇,長城令更嚴。
僧房雖冷落,簡古發秾纖。
陳子勇于退,退無十椽屋。鄰家頗好事,借宅并山隩。
堂廡稍寬靜,垣墻亦新筑。春渠漲朝雨,涓涓漱寒玉。
呼童種瓜果,教仆洗松竹。身雖在城郭,志實寓溪谷。
誦持方廣經,一餐止蔬粟。所喜遠膻腥,佛事要清肅。
弗學陶長官,持杯媚秋菊。弗學屈大夫,含悲葬魚腹。
唯慕金粟老,不二常具足。若許浪士游,時時跨黃犢。
紅染芙蓉。似曉霞麗日,秋滿珠宮。瑞彩朝來,都做和氣蔥蔥。共慶龜臺降祉,化均鳳歷同風。升平助陰化,奉養馀閑,翰墨鸞龍。
群仙移彩仗,盡紅妝玉帶,樂震霜空。響入千巖,芳桂香散房櫳。勸壽天顏有喜,奉觴雁序雍容。蟠桃待從此,歲歲今朝,薦酒瑤鐘。
生不能并生,
死乃可同死。
來歲墓門花,
開作血痕紫。
上元新節,處處燒燈,
都城巷陌,市廛邸店。
觀者如堵,惟復燈來眼底,眼到燈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