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城東見山亭
平郊迤邐面水城,古樹蓊郁羅園亭。
夕煙朝霞遞起滅,錦畫石屏紛隱明。
玩芳憑欄眼自醉,挹秀捫苔他不營。
何須別向覓方外,這里卻是真蓬瀛。
平郊迤邐面水城,古樹蓊郁羅園亭。
夕煙朝霞遞起滅,錦畫石屏紛隱明。
玩芳憑欄眼自醉,挹秀捫苔他不營。
何須別向覓方外,這里卻是真蓬瀛。
平坦的郊野連綿不斷地面對著水城,古老的樹木枝葉茂盛地分布在園亭四周。傍晚的煙霧和早晨的霞光交替出現和消失,如錦畫般的景色、如石屏般的山巒時隱時現。憑靠著欄桿欣賞芬芳的花草,眼睛自然陶醉其中;撫摸著青苔汲取秀麗的景色,不再有其他的追求。何必再到別處去尋找世外仙境,這里就是真正的蓬萊仙境。
迤邐:形容平坦的郊野連綿不斷。
蓊郁:形容樹木枝葉茂盛。
遞:交替。
挹秀:汲取秀麗的景色。
捫苔:撫摸青苔。
方外:指世外仙境。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城東見山亭時,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暇去欣賞自然美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出贊美眼前景致的作品。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城東見山亭的景色,突出其景色優美如仙境的特點。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力,但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的自然景觀和詩人的心境。
黃閣風裁第一清,
宋朝名相半書生。
西邊經略成何事,
尚勸橫渠莫論兵。
韶光蕩漾眼雙明,問柳尋花步屧輕。
波暖浮鷗翻素影,風和幽鳥弄新聲。
善理亂絲者,徐徐結自舒。善治劇邑者,優優政自敷。
稂莠害民稼,荊棘牽人裾。河陽花不發,鄭白渠已枯。
雖有下邳令,兕虎猶難除。人心不古若,拊膺惟長吁。
寄語諸君子,勿謂編氓愚。訟庭地無隙,先宜防吏胥,
農田歲雖稔,尤貴籌積儲。聽訟息雀角,待哺思雞雛。
仁愛及草木,忠信孚豚魚。荀庭羨集鳳,喬舄來飛鳧。
諸君能如此,庶不負簡書。
到底幾時歸,門外連天芳草。
剛是海棠花謝,又荼蘼開了。
紅燈夜夜卜,金錢遮莫雁魚杳。
試把一春輪指,有夢兒多少。
云破天開雪欲晴,櫓聲爭出滿江鳴。牽繩直上高崖去,想見瞿塘百丈行。
一帶江流兩岸山,玉花珠髻滿云鬟。一聲鳴櫓俱回首,小杜舟中醉眼看。
恒河沙數種情根,
一謫龍華品不尊。
安得諸天齊護法,
扶持仙女散花魂。
花邊二小亭,雙跨清渠上。
規模雖甚隘,幽僻良可賞。
幸依佳木陰,未羨大廈廣。
不足延賞朋,攜筇常獨往。
微雨過云春半濕,
曉風留雪柳偏寒。
一身扶病方為客,
馬上哦詩強自寬。
肥遁懷徐孺,卑棲憶子真。
可知同醉客,半是倦游人。
乍拂簾旌燕,將歸江渚身。
持尊向長者,辛苦涉通津。
宦游強半侍仙祠,況是懸車耄及時。
厚薄人情窮易見,陰晴天氣病先知。
綠樽一醉真當勉,白發千莖莫自疑。
野渡山村梅柳動,身閑何處不熙熙。
高山心自下塵寰,復有南樓在此間。閒坐樓中門盡辟,白云朝去暮來還。
白云朝去暮來還,一去一來俱在山。十載離家不知返,而今始覺淚痕斑。
下山云雨上山晴,誰道山云亦有情。卻似道人心一片,無來無去又無生。
不攜尊酒上山來,只酌龍泉水一杯。泉水自清人自酌,不愁心地有塵埃。
下山卻是上山泉,欲飲還須在水源。不信諸君泉上看,千條萬派落前川。
高坐樓中云作衣,夜來親見鄭安期。無情最是峰頭鶴,不為游人住少時。
中元肆赦事荒唐,
點鬼如何歲歲忙。
變幻豈真有地獄,
人心險惡即桁楊。
社燕催歸,賓鴻欲返。
雪點白蘋洲,錦鋪紅蓼岸。
蝦蟆入汝鼻孔里,毒蛇穿汝眼睛中。
聲名洋溢舊,定遠始相逢。
聚首無多日,傾心見古風。
道義常相勖,疏狂賴發蒙。
便知新寵下,何處罄交衷。
干戈方萬里,搖落又三秋。
霜鬢久無據,云蹤幸緩愁。
周秦焚后字,荊楚賦中樓。
鄭重清波意,君無忘野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