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書生佳人苦樂各一闋,用板橋道人體 其一
一片青氈,遮不足、萬千風雨。止落得、飄零書劍,頭顱如許。老大長充村學究,科名不到劉司戶。剩凄涼、文冢哭秋風,書生苦。
出建節(jié),芙蓉幕。入畫像,麒麟閣。尚青春年少,豐姿如鶴。束發(fā)交都收鐵網,畫眉人共聽金鑰。待功名、成了便神仙,書生樂。
一片青氈,遮不足、萬千風雨。止落得、飄零書劍,頭顱如許。老大長充村學究,科名不到劉司戶。剩凄涼、文冢哭秋風,書生苦。
出建節(jié),芙蓉幕。入畫像,麒麟閣。尚青春年少,豐姿如鶴。束發(fā)交都收鐵網,畫眉人共聽金鑰。待功名、成了便神仙,書生樂。
一塊青氈,遮不住無數(shù)的風雨。只落得帶著書劍四處飄零,人已到這般年紀。年紀大了長久做個鄉(xiāng)村學究,像劉司戶那樣始終與科名無緣。只剩下凄涼,在秋風中對著文冢哭泣,這是書生的苦楚。外出能持節(jié)任職,在華麗的幕府中效力。入朝能畫像于麒麟閣。還青春年少,身姿如仙鶴般優(yōu)雅。兒時的朋友都能施展才能有所收獲,與佳人一起聆聽宮廷的更漏聲。等功成名就就如同神仙一般,這是書生的快樂。
青氈:青布毛毯,常指貧寒書生的生活用具。
書劍:書和劍,文人隨身攜帶之物,借指文人生涯。
頭顱如許:指年紀已大。
村學究:鄉(xiāng)村私塾的教書先生。
劉司戶:指劉蕡,他在科舉考試中因直言時政而不被錄取。
文冢:埋葬文稿的墳墓,這里表示書生懷才不遇。
建節(jié):持節(jié),指受命出使或任職。
芙蓉幕:指華麗的幕府。
麒麟閣:漢代閣名,漢宣帝曾將功臣畫像陳列于此。
束發(fā)交:指幼年結交的朋友。
畫眉人:指妻子。
金鑰:指宮中的更漏聲。
此詞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社會的科舉制度有關。科舉是書生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但很多人一生都難以取得功名,只能在貧困潦倒中度過。作者可能看到了書生們的不同境遇,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在于展現(xiàn)書生不同的人生境遇,苦樂鮮明對比。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反映了當時書生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
曾看顏氏傳,多記晉時仙。
卻憶桐君老,俱還桂父年。
青春留鬢發(fā),白日向云煙。
遠別賷遺簡,囊中有幾篇。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水心龍劒動,地肺鴈山開。
望氣燕師銳,當鋒虜陣摧。
從今射雕騎,不敢過云堆。
君不見金陵風臺月榭煙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燒茫茫。
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君不見漢王力盡得乾坤,如何秋雨灑廟門。
銅臺老樹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孫。
幾許繁華幾更改,唯有堯舜周召丘軻似長在。
坐看樓閣成丘墟,莫話桑田變成海。
吾有清涼雪山雪,天上人間常皎潔。
茫茫欲火欲燒人,惆悵無因為君說。
江蘺生古砌,花每落禪床。
嘉客未采掇,空門自馨香。
名因詩目見,色對道心忘。
不遇陸內史,誰知殊眾芳。
黃紙君王詔,青泥校尉書。
誓師張虎落,選將擐犀渠。
霧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疎。
橫行十萬騎,欲掃虜塵余。
小一頭應白,孤高住歙城。
不知安樂否,何以近無生。
燒逼鴻行側,風干雪朕清。
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誠。
為依爐峰住,境勝增道情。
涼日暑不變,空門風自清。
坐援香實近,轉愛綠蕪生。
宗炳青霞士,如何知我名。
吾觀談天客,工言喪其精。
萬物資廣庇,此中何有情。
若為昧顏跖,修短怨太清。
高論讓鄒子,放詞征屈生。
請從象外推,至論尤明明。
觀君法苑思沖虛,使我真乘刃有余。
若使龍光時可待,應憐僧肇論成初。
五車外典知誰敵,九趣多才恐不如。
蕭寺講軒橫淡蕩,帝鄉(xiāng)云樹正扶疎。
幾生曾得阇瑜意,今日堪將貝葉書。
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執(zhí)卷問吾廬。
隴頭水欲絕,隴水不堪聞。
碎影搖槍壘,寒聲咽幔軍。
素從鹽海積,綠帶柳城分。
日落天邊望,逶迤入寒云。
萬里桑干傍,茫茫古蕃壤。
將軍貌憔悴,撫劍悲年長。
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強。
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拖槍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閑堦夜雨滴,偏入別情中。
斷續(xù)清猨應,淋漓候館空。
氣令煩慮散,時與早秋同。
歸客龍山道,東來雜好風。
荒亂拋深隱,飄零遠寓居。
片云無定所,得力是逢渠。
瀑灂群公社,江崩古帝墟。
終期再相見,招手復何如。
秦隴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如何幽咽水,并欲斷君腸。
西注悲窮漠,東分憶故鄉(xiāng)。
旅魂聲攪亂,無夢到咸陽。
短齡役長世,擾擾悟不早。
嬪女身后空,歡娛夢中好。
從教西陵樹,千載傷懷抱。
鶴駕何冥冥,鼇洲去浩浩。
柔顏感三花,凋發(fā)悲蔓草。
月中伐桂人是誰,翻使年年不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