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法與人品
姜白石論書曰:“一須人品高。”文欲老自題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乃知點墨落紙,大非細事。必須胸中廓然無一物,然后煙云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若是營營世念,澡雪未盡,即日對丘壑,日摹妙跡,到頭只與髹采圬墁之工,爭巧拙于毫厘也。
姜白石論書曰:“一須人品高。”文欲老自題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乃知點墨落紙,大非細事。必須胸中廓然無一物,然后煙云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然湊泊筆下,幻出奇詭。若是營營世念,澡雪未盡,即日對丘壑,日摹妙跡,到頭只與髹采圬墁之工,爭巧拙于毫厘也。
孤城漏未殘,徒侶拂征鞍。
洛北去愁遠,淮南歸夢闌。
曉燈回壁暗,晴雪卷簾寒。
更盡主人酒,出門行路難。
四朝十帝盡風流,
建業長安兩醉游。
惟有一篇楊柳曲,
江南江北為君愁。
武帝尋仙駕海游,禁門高閉水空流。
深宮帶日年年色,晚來惆悵無人會,云雨能飛傍玉樓。
天竺胡僧踏云立,
紅精素貫鮫人泣。
細影疑隨焰火銷,
若非葉下滴秋露,
則是井底圓春冰。
凄清妙麗應難并。
湖浪參差疊寒玉,
水仙曉展缽盤綠。
淡黃根老栗皺圓,
叢叢引觜傍蓮洲,
滿川恐作天雞哭。
龍鱗滿床波浪濕,血光點點湘娥泣。
一片晴霞凍不飛,閑窗獨臥曉不起,冷浸羈魂錦江里。
皇穹何處飛瓊屑,散下人間作春雪。
五花馬踏白云衢,寒郊復疊鋪柳絮,古磧爛熳吹蘆花。
流泉不下孤汀咽,拂戶初疑粉蝶飛,看山又訝白鷗歸。
孫康凍死讀書闈。
粉胸繡臆誰家女,香撥星星共春語。
七盤嶺上走鸞鈴,山僧撲破琉璃缽,壯士擊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聲交戛,滿坐紅妝盡淚垂,望鄉之客不勝悲。
曲終調絕忽飛去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青天無云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規一夜啼到明,美人獨在空房宿。
空賜羅衣不賜恩,一熏香后一銷魂。雖然舞袖何曾舞,常對春風裛淚痕。
不洗殘妝憑繡床,也同女伴繡鴛鴦。回針刺到雙飛處,憶著征夫淚數行。
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一去遼陽系夢魂,忽傳征騎到中門。紗窗不肯施紅粉,徒遣蕭郎問淚痕。
鶯啼露冷酒初醒,罨畫樓西曉角鳴。翠羽帳中人夢覺,寶釵斜墜枕函聲。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東西接御溝。終日坡前怨離別,謾名長樂是長愁。
偏倚繡床愁不起,雙垂玉箸翠鬟低。卷簾相待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將淚眼向東開,特地愁從望里來。三十六峰猶不見,況伊如燕這身材。
滿目笙歌一段空,萬般離恨總隨風。多情為謝殘陽意,與展晴霞片片紅。
兩心不語暗知情,燈下裁縫月下行。行到階前知未睡,夜深聞放剪刀聲。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數日相隨兩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出門便是東西路,把取紅箋各斷腸。
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臺畔旅人情。函關歸路千余里,一夕秋風白發生。
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疊兩冥冥。逢春便覺飄蓬苦,今日分飛一涕零。
洛陽才子鄰簫恨,湘水佳人錦瑟愁。今昔兩成惆悵事,臨邛春盡暮江流。
浙江輕浪去悠悠,望海樓吹望海愁。莫怪鄉心隨魄斷,十年為客在他州。
雙月謳cA輾秋碧,細風斜掩神仙宅。
麥門冬長馬鬣青,堂內月娥橫剪波,倚門腸斷蝦須隔。
九天碎霞明澤國,造化工夫潛剪刻。
淺碧眉長約細枝,謝豹聲催麥隴秋,春風吹落猩猩血。
萬朵當軒紅灼灼,晚陰照水塵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深紅淺綠狀不得,日斜池畔香風來。
紅能柔,綠能軟,白發使君思帝鄉,驅妻領女游花傍。
持杯憶著曲江事,笙歌日日征教坊,傾國名倡盡佳麗。
我曾此處同諸生,一朝失勢當如此,萬事如灰壯心死。
誰知奏御數萬言,莫思身外窮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壺。
金谷歌傳第一流,
鷓鴣清怨碧云愁。
夜來省得曾聞處,
萬里月明湘水流。
月色驅秋下穹昊,
梁間燕語辭巢早。
古苔凝紫貼瑤階,
粉娥恨骨不勝衣,
映門楚碧蟬聲老。
細草侵階亂碧鮮,
宮門深鎖綠楊天。
珠簾欲卷抬秋水,
獨挑殘燭魂堪斷,
卻恨青蛾誤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