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謝彥國相公三首 其二
仲尼天縱自誠明,
造化功夫發得成。
見比當初歸魯事,
堯夫才業若為情。
仲尼天縱自誠明,
造化功夫發得成。
見比當初歸魯事,
堯夫才業若為情。
孔子是上天賦予天賦而自然真誠明智,憑借造化的功夫成就了他。這就好比當初孔子回到魯國的事情,我邵堯夫的才能事業又該如何自處呢。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天縱:上天賦予。
誠明:真誠明智。
造化:指自然界的創造化育。
歸魯事:孔子曾周游列國,后返回魯國。
堯夫:作者邵雍的字。
邵雍生活在北宋時期,當時理學興起,人們尊崇儒家圣賢。此詩可能是邵雍在與友人交流或自我反思時,聯想到孔子的成就,從而創作,以表達自己對才業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孔子的成就來反思自身才業。特點是以典入詩,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北宋文人對圣賢的尊崇和自我追求的精神。
覆鹿悠悠夢已醒,移文深謝草堂靈。蓮峰徑繞來求仲,木榻年深坐管寧。拄杖謾扶頭未白,故山慣見眼猶青。茅齋靜閉橫塘上,還把馀閒注鶴經。
誰拜青松作大夫,蒼然離立自迂疏。風聲白日回幽夢,云氣長年到隱居。剪葉浸泉春釀酒,截肪點火夜抄書。歲寒卉木俱零落,一杖人間不愿馀。
都門兩河路,誰送李膺歸。人望終調鼎,親慈早斷機。漫虛昆閬集,不盡羽翰飛。酒圣君家事,霜清怯減衣。
山檞葉如斗,負此大石傍。牸兮喘何急,徙倚南風涼。子牛臥弗起,似戀青草長。安得伴樵牧,留連至斜陽。
回環萬木森幢蓋,縹緲三山落市廛。
鳴鐃疊吹鳳池頭,玉勒金羈控紫騮。無那別時言不盡,逢人日日問青州。
鐘山風雨,萬疊松濤天半吐。湖上煙痕,水墨誰渲城外村。舟車晼晚,挾策歸來歌緩緩。謝了浮名,杯盞而今不用傾。
無心奔競已才疏,投筆拋書學佃漁。石鼎有時然綠楚,水扉幾度種丹魚。夏禽反舌馀聲盡,薜荔連墻片影無。我亦年來聲跡斷,莫題書札問潛夫。
聞說遷居又向東,書來何處覓仙蹤。也知一徑黃塵里,可擬三山碧海中。對客揮毫辦文字,呼僮擁彗掃苓通。講堂好作同年會,嗟我風前一斷鴻。
幾載春風別上林,逍遙吾已入山深。憑君照膽玄經在,未必能窺野鶴心。
單居易為久,仳別難處心。而況我佳儷,有若比翼禽。暮棲必并枝,朝啄常共林。中道一分散,曠世絕形音。跂彼雙雎鳩,翻飛河之潯。徘徊逐儔侶,每與同浮沈。今我反不如,迢迢江與岑。可能施兩翮,乘風起相尋。
連朝春雨自瀟瀟,燈下無人伴寂寥。且把美人輕喚起,小窗相對讀離騷。
松嶺楓岡勢接連,梵宮危傍紫巖前。夜深鐘磬敲清月,日暮樓臺鎖淡煙。大抵登臨須有分,不因遷謫到無緣。一程已見佳山水,何憚東川路五千。
一將當權擁萬兵,敢來犯順論輸贏。炮聲震動驚天地,士策深沉決討征。鐵馬風驕馳峻戟,玉車云蔽搗重城。妖氛掃盡江河凈,報主除兇怒氣平。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時。君王不可見,脩竹令人悲。九月桑葉盡,寒風鳴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