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翠蓋佳人臨水立,
寂寞雨中相對泣。
漫泉浮出玉肌寒,
檀婁不施香汗濕。
一陣風來碧浪翻,
珍珠零落難收拾。
翠蓋佳人臨水立,
寂寞雨中相對泣。
漫泉浮出玉肌寒,
檀婁不施香汗濕。
一陣風來碧浪翻,
珍珠零落難收拾。
翠綠的荷葉如佳人臨水而立,在寂寞的雨中仿佛相對垂泣。泉水漫出,露出如玉石般清涼的花莖,未施脂粉的花瓣被香汗般的雨珠打濕。一陣風過,碧綠的荷葉翻涌如浪,葉上的雨珠散落,難再收拾。
翠蓋:指荷葉,因其形狀如綠色傘蓋。
檀婁:通“檀妝”,指女子用檀香粉等化的妝,此處借指荷花未施粉黛的天然狀態。
玉肌:形容荷花莖或花瓣潔白潤澤,如玉石般清涼。
珍珠:喻指荷葉上因風散落的雨滴。
此詩應為詩人雨中觀察荷花時即興所作。通過對荷花形態、雨中姿態的細致描繪,展現其對自然景物的敏銳感知與詩意捕捉。
全詩以“荷花”為核心,借擬人、比喻手法生動刻畫雨中荷花的嬌美與孤寂,語言清新靈動,意境幽美,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細膩體悟。
來謁澗泉琴,都忘利與名。初聞心地爽,飽聽耳根清。三峽流波勢,九皋鳴鶴聲。更期明月夜,共此暢幽情。
寶熏濃,云幄重,瓊葉麗金蕊。黛綠蜂黃,秋態未憔悴。繡簾深院黃昏,著香無處,人欲睡、為花重起。月如水。別有天外樓臺,玲瓏異塵世。翠袖生寒,只欠素娥倚。何如倩取西風,吹將歸去,為添在、廣寒宮里。
竹深泉響不聞鐘,古殿虛廊系客驄。高步豈須論世外,賞心原只在山中。花明草碧春方麗,虎踞龍盤地且雄。借問曲江攀杏侶,幾人華發宴游同。
南風之薰兮琴無弦,北風其涼兮詩無傳。云之漢兮水之淵,佳哉斯人兮水云之仙。
細雨荒三徑,閒情寄六朝。歸來詠罷客魂消。賴得門前柳色尚妖嬈。喜見山河改,還將俊少招。先生原自樂簞瓢。爭奈鏡中華發不相饒。
萬卷蕓香里,蕭齋絕點塵。須知調鼎客,原是斷齏人。
村社招邀少長同,正逢皎月滿晴空。欲從雉堞游天外,如暏鰲山在禁中。不夜城連南北合,長春花入綺羅叢。橋成燦爛龍爭躍,鼓鬣雙雙戲彩虹。
當時馬首東,追送苦匆匆。對我藕花雨,思君榕葉風。畏途迷白黑,醉眼眩青紅。曷日歸相問,江湖一釣翁。
思慮不及處,但曰剎那際。不曰剎那際,寧當有三世。于此剎那中,尚不容擬議。安得有死生,一切諸怖畏。苦樂欣厭情,及分心境異。是名顛倒想,不名隨順智。如人游夢中,所歷經千歲。及其夢覺已,不過食頃耳。稽首愿悲幢,發此不傳秘。愿分無盡燈,酬此四弘誓。
休于言下覓玄微,去卻人間是與非。得意不從頭上過,摩訶衍出祖師機。
隨師居凈土,禮佛向空門。夜半磬猶擊,旬中發幾髡。蒲團同鶴睡,貝葉借猿翻。壁掛袈裟濕,因過雪里村。
別君南國若為情,聚首無端復送行。同里衣冠知己少,外臺風紀拜官榮。桄榔夜宿蠻中驛,金鼓晴登嶺外城。儒術古來經世用,直看尊俎坐談兵。
堂前好雙樹,枝合葉交遮。時有鴛鴦鳥,來銜并蒂花。
出門人事厭紛紛,春色三分已二分。十步離山九回顧,一杯到手百無聞。蒼茫天地有如此,磊落古今何獨君。欲向荒臺問遺跡,水明沙浦只行云。
鳴鞭過酒肆,袨服游倡門。百萬一時盡,含情無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