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鐙下集詩牌字四首 其四
白冷封階夜月清。
枕函誰伴石三生。
龍宮秋色割難成。
極浦吳波愁浣纻,
隔樓秦柱促搊箏。
六朝金粉別離情。
白冷封階夜月清。
枕函誰伴石三生。
龍宮秋色割難成。
極浦吳波愁浣纻,
隔樓秦柱促搊箏。
六朝金粉別離情。
清冷的月光灑在臺階上,像是被白色的寒冷所籠罩,夜顯得格外清幽。枕邊又有誰能陪伴著那如石一般的前世因緣呢。龍宮般的秋色,仿佛難以分割出來。遙遠的水邊,吳地的波浪帶著憂愁,像是在洗著苧麻;隔著樓閣,秦地的琴柱催促著彈奏古箏。這一切都流露出六朝繁華消逝后的離別之情。
白冷:形容月光清冷。
枕函:枕頭。
石三生:典出唐代李源與僧圓觀的三生之約,這里指前世因緣。
極浦:遙遠的水邊。
浣纻:苧麻是古代制衣的材料,浣纻有勞作之意,這里增添憂愁氛圍。
秦柱:指秦地的琴柱,代指琴。
搊箏:彈奏古箏。
六朝金粉:指六朝時期的繁華景象。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感懷歷史變遷、人事離合之時。當時可能社會動蕩,作者目睹繁華不再,借集詩牌字來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詞以清冷之景寫離別之情,借六朝金粉的消逝,表達對歷史興衰的感慨。集詩牌字的創作方式增添了獨特性,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的才情和對情感的細膩表達。
六雄唐別駕,一乘漢題輿。
自笑儒冠誤,誰能刺繡如。
彤襜方首路,畫翣已隨車。
悵望城南陌,哀歌淚滿裾。
千歲鶴林仙,故家今尚存。
吟律破陰沍,扣弦召春溫。
王母仍留核,韓郎為染根。
暗香先到處,已返玉梅魂。
吳江十月霜華淺,秋空無云霜日暖。
芭蕉樹暗簾幕垂,木芙蓉開紅婉婉。
銀床露重梧葉飛,金錢掃地秋蘭萎。
無人自對秋風笑,黃菊葵花不同調。
慢綠妖紅解醉人,徐娘未老秋娘少。
少年時節歡樂多,紅蓮影落秋江波。
若耶女兒白如玉,夜半采蓮聞棹歌。
驚風吹浪鴛鴦起,回頭日月飛梭里。
對花不飲今蹉跎,淚濕秋風當奈何。
東京數人物,矯矯稱袁公。經綸有能事,早歲初未逢。
何許結蓬茅,草樹風淅瀝。幽夢寄一椽,暮雪深幾尺。
平田已無路,況復知公門。人言公苦寒,謂死寧當存。
鳴騶入空谷,暖律破寒沍。豈伊逢異人,天實起僵仆。
漢明號賢主,杖擊無名郎。冤囚我自理,微緒渠當昌。
摩詰亦可人,六幅寫奇事。浩蕩懷遠圖,徘徊有佳思。
炎天掛空壁,一洗毛骨寒。意豈在冰雪,高風薄云端。
青山繞招提,危磴迎屐齒。泉聲去悠悠,秀色來亹亹。
定林得幽處,勝踐發新喜。當年手種樹,來禽雜青李。
橫斜照壁詩,平淡如止水。尚想扶風帳,橫經多士子。
奈此后學徒,發冢用詩禮。朝回丹青像,暮撤配食簋。
空余古祠荒,老木寒籐委。遺像猶便便,念往悲復起。
舉似與山僧,山僧豈知此。日暮歸去來,林深足荊杞。
窮途棲棲傍阡陌,俗態紛紛斗筲窄。
殺牛毀車欲何向,握食解驂誰召客。
吾髯一諾黃金百,醉溺應憐廁中客。
蕭蕭窮巷席為門,不信陳平死糠核。
宛宛神洲地,巍巍眾妙壇。
鶴袍來羽客,鳧舄下仙官。
玉斝斟玄醴,瑯函啟大丹。
至誠何以祝,四海永澄瀾。
養疴慕夷曠,避俗蒙譏訶。
用茲結神交,長年與婆娑。
修篁不見天,萬玉方森羅。
隱幾張凈琴,共鼓南風歌。
人生要行樂,取樂不必多。
儻無一笑適,奈此風月何。
拔翠琪樹林,雙檜植靈囿。
上稍蟠木枝,下拂龍髯茂。
撐拏天半分,連卷虹南負。
為棟復為梁,夾輔我皇構。
編栰沿村徑,囊沙壅市門。
蒼鱗封老干,黃耳上陳根。
屋破容身窄,天低望眼昏。
谿邊高樹杪,猶有系舟痕。
秀發豪眉覆兩顴,身長九尺地行仙。
楚人尚記庚寅日,晉客渾疑甲子年。
批鳯璽書光洗眼,刻鳩靈杖穩隨肩。
世人欲計吾公事,膝上郎君雪滿顛。
晴色牽人出,春風惱不歸。
鳥爭呼永日,花各醉斜暉。
杖策從誰去,持杯與愿違。
兵戈愁外滿,人物眼中稀。
秋山凄無風,木葉寒自萎。
羈客不得歸,行邁日靡靡。
瘦馬嘶暮涂,忍饑渡寒水。
落日晚更明,棲鳥驚復起。
人生各有求,誰能異生死。
行行重行行,辛苦那得爾。
亂石摧前辀,旋車亦當止。
饑寒苦見驅,臨風一長喟。
夜光分得千金璧,從來有限未省識。
一從韶濩到兩耳,三月遂令忘肉食。
高樓同倚百尺欄,江山滿眼方怡顏。
先生官冷不坐局,古寺分床雨中宿。
清談亹亹不斷頭,幾度寒窗拔殘燭。
晚歲升堂來問禮,誰遣黃流入清渭。
金華上天朝紫皇,往事空勞公舉似。
明日山中歸牧羊,九回日斷思公腸。
他年華屋儻遂約,笑語尚聞蘭芷香。
青絲絡馬不須走,一杯且飲姑谿酒。
藝蘭當九畹,蘭生香滿路。
紉君身上衣,光明奪縑素。
孤芳一衰歇,凋零濕秋露。
佩服得君子,亦足慰遲暮。
采摘良不辭,新枝忽成故。
向來桃李場,紅顏照當戶。
紛紛自芳菲,榮枯復誰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