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秋夜病懷
爐篆煙微,瓶花香淡,寂寞綺櫳。對秋檠一點,寒蛩四壁,紛然離緒,和夢匆匆。
繡幕低垂,玉鉤不掛,倦倚薰籠怯晚風。難消遣,任病顏憔悴,瘦影惺忪。
樓頭又過飛鴻。縱系帛、天涯信怎么逢。望萬山霜木,自憐凋碧,滿階落葉,誰更題紅。
疏懶心情,凄涼懷抱,吟盡秋聲恨未工。銷魂處,見半彎殘月,護上孤桐。
爐篆煙微,瓶花香淡,寂寞綺櫳。對秋檠一點,寒蛩四壁,紛然離緒,和夢匆匆。
繡幕低垂,玉鉤不掛,倦倚薰籠怯晚風。難消遣,任病顏憔悴,瘦影惺忪。
樓頭又過飛鴻。縱系帛、天涯信怎么逢。望萬山霜木,自憐凋碧,滿階落葉,誰更題紅。
疏懶心情,凄涼懷抱,吟盡秋聲恨未工。銷魂處,見半彎殘月,護上孤桐。
香爐中輕煙裊裊,瓶里花香淡淡,我獨自在華麗的窗下倍感寂寞。對著一盞秋燈,四周墻壁傳來寒蛩鳴聲,心中離愁別緒紛擾,隨夢匆匆而去。繡花帷幕低垂,玉鉤也未掛起,我疲倦地倚著薰籠,害怕晚風吹來。難以排遣愁緒,任憑自己病容憔悴,身形消瘦、睡眼惺忪。樓頭又有飛鴻飛過,縱然想系上書信,可在天涯又怎么能相逢傳信呢。望著萬山經霜的樹木,自憐如它們般凋零,滿階落葉,又有誰來題詩呢。我心情疏懶,懷抱凄涼,吟遍秋聲卻仍覺得詩寫得不好。最讓人傷心的是,只見半彎殘月,照上孤獨的梧桐樹。
爐篆煙微:香爐中香煙裊裊,如同篆字。
綺櫳:華麗的窗戶。
秋檠:秋夜的燈。
寒蛩:秋天的蟋蟀。
系帛:指系書信。據《漢書·蘇武傳》,蘇武被匈奴扣留,漢使詐稱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匈奴才放回蘇武。
題紅:據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唐僖宗時,宮女韓氏以紅葉題詩從御溝流出,為于祐所得,后二人結為夫婦。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作者可能在秋夜患病,獨處時觸景生情,因內心的孤獨、對遠方的思念或身世之感而創作此詞。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靜,而作者個人處于一種落寞、凄涼的心境中。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秋夜病中的孤獨、哀愁與思念之情。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借景抒情自然,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婉約詞的典型風格,展現了詞人的情感世界和創作才華。
雨斷云歸旋作晴,尚余紅濕在簾旌。
燕雛掠地飛無力,梅子臨池墜有聲。
米粣解包供午餉,萍齏傍枕析朝酲。
此翁不負頑軀處,捫腹時時繞舍行。
浴罷淡無事,岸幘臨前軒。
雷雨始退散,云月相吐吞。
風蟬斷還續,枝間終夕喧。
露螢闔復開,熠熠綴草根。
殘暑會當去,孰敢厭炮燔。
四時莽相代,所嘆歲月奔。
歡悰挽不留,白發生無根。
兒女日夜長,子且復有孫。
澗松偶未薪,野鶴猶孤鶱。
華表幸來歸,余事何足言。
乞得松楠手自栽,結茅聊喜避風埃。
百年孰與夢長短,萬事只如云去來。
雪后梅花初半吐,身閑樽酒盍頻開。
錦官城外青羊路,常記當年小獵回。
黑云黯黯如翻鴉,急霰颯颯疑投沙。
初聞萬竅號地籟,已見六出飛天花。
寧論異事吠群犬,且喜和氣連千家。
穿簾投隙矜嫵媚,平坑塞谷迷谽谺。
遙遙林塔出玉筍,渺渺江路蟠修蛇。
扣門方擬貰鄰酒,篝火更欲尋僧茶。
懸知朝士集闕角,靴聲入賀趨正衙。
吾衰久矣尚何說,所幸一稔均幽遐。
綠葉枝頭密,青蕪陌上深。
江山妨極目,天地入孤吟。
身已雙蓬鬢,家惟一素琴。
世情君莫說,頭痛欲涔涔。
栗里歸栽菊,青門隱賣瓜。
羸軀病天色,衰鬢怯年華。
野曠烏聲樂,溪清雁影斜。
門前秋潦退,也擬筑堤沙。
九月十月天雨霜,江南劍南途路長。
平生故人阻攜手,萬里一書空斷腸。
人生彊健已難恃,世事變遷那可常。
兩家子孫各長大,他年窮達毋相忘。
新換單衣細葛輕,翛然隨處得閑行。
綠陰浦口維舟處,霽日塲中打麥聲。
醉叟臥途知酒賤,耕農滿野喜時平。
老來無復雕龍思,遇興新詩取次成。
陸君拙自謀,七十猶糲食。
著書雖如山,身不一錢直。
默自觀我生,困弱良得力。
轉喉畏或觸,唾面敢自拭。
世路方未夷,機阱寧有極。
但能常閉門,尊拳貸雞肋。
槐火初鉆燧,松風自候湯。
攜籃苔徑遠,落爪雪芽長。
細啜襟靈爽,微吟齒頰香。
歸時更清絕,竹影踏斜陽。
陸子七十猶窮人,空山度此冰雪晨。
既不能挺長劍以抉九天之云,又不能持斗魁以回萬物之春。
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鄉鄰。
忍饑讀書忽白首,行歌拾穗將終身。
論事憤叱目若炬,望古踴躍心生塵。
三萬里之黃河入東海,五千仞之太華磨蒼旻。
坐令此地沒胡虜,兩京宮闕悲荊榛。
誰施赤手驅蛇龍,誰恢天網致鳳麟。
君看煌煌藝祖業,志士豈得空酸辛。
今年高謝武夷君,飯豆羹藜亦所欣。
參透莊生齊物論,掃空韓子送窮文。
心如脫阱奔林鹿,跡似還山不雨云。
猶幸此身強健在,鄉鄰爭看布襦裙。
不見池邊整羽衣,繞村散覓走群兒。
卑飛正恐為人得,徑去何須報我知。
久憶蘋洲應自喜,尚余菰米亦堪悲。
放翁未到忘情處,日暮憑欄獨詠詩。
瞿曇起西域,老氏奮中州。
談理一家說,蠹民千載憂。
橫流當有自,獨立豈相仇。
垂世詩書在,兒童勿外求。
士如天馬龍為友,云夢胸中吞八九。
秦皇殿上奪白璧,項羽帳中撞玉斗。
張綱本不問狐貍,董龍何足方雞狗。
風埃蹭蹬不自振,寶劍床頭作雷吼。
憶遇高皇識隆準,豈意孤臣空白首。
即今埋骨丈五墳,骨會作塵心不朽。
胡不為長星萬丈掃幽洲,胡不如昔人圖復九世讎。
封侯廟食丈夫事,齪齪生死真吾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