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山居周礪齋太史奉使周藩過邑見訪賦贈二首
送君遠行役,六月過山城。細雨鐘前落,微風樹里生。茶瓜涼夜色,車馬故交情。卻憶橫門道,分途歲已更。
夏日門常掩,何因駐使車。時同河朔飲,地似武陵漁。天地容高枕,煙霞有定居。莫將奇字問,獨少著成書。
送君遠行役,六月過山城。細雨鐘前落,微風樹里生。茶瓜涼夜色,車馬故交情。卻憶橫門道,分途歲已更。
夏日門常掩,何因駐使車。時同河朔飲,地似武陵漁。天地容高枕,煙霞有定居。莫將奇字問,獨少著成書。
送您出門遠行,六月經過這山城。細雨在鐘聲前飄落,微風在樹林里生成。品茶吃瓜感受著夏夜涼意,您車馬前來盡顯舊日友情。回憶起在橫門道分別,如今歲月已過。夏日里我常常掩門不出,不知為何您的使者車駕停留在此。時常和您像在河朔一樣暢快飲酒,所處之地好似武陵漁人所遇之境。天地廣闊容我高枕無憂,煙霞相伴我有安身之所。不要拿奇字來問我,我唯獨缺少著書的才華。
行役:指因公務而遠行。
山城:依山而建的城市。
河朔飲:指豪飲。
武陵漁: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的典故。
奇字:古代的異體字。
周礪齋太史奉使周藩途中經過詩人所在之地拜訪,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正值夏日,詩人處于山居的閑適生活中,友人的到訪勾起了過往回憶。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山居生活的感受。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高閣倚天碧,湛然明鏡中。了知身是幻,寄傲在虛空。
阿姊扶床泣,諸甥繞膝啼。平安只兩字,莫惜過江題。
長枕三郎作頌時,桂宮蘭殿重含思。寧哥可是知人意,小院梨花玉笛吹。
帝選龍駒不泛常,特搜下土遣王良。躡云疾足應先逝,戀主真情恐未忘。月滿瑤池飛馭遠,塵棲金勒舊槽荒。如君自有方皋眼,天駟儲精午位陽。
東城酒散夕陽遲,南陌鞦韆寂寞垂。人與長瓶臥芳草,風將急管度青枝。
倒影棱觚蕩碧漪,九城門外動旌旗。忘機泛泛群鷗鳥,海又生桑尚不知。
一臥林泉絕世埃,柴門深傍碧山開。故人遙在青云上,常夜頻勞入夢來。
睿哲天攸縱,神機智獨謀。塵流藏寶閣,鎖鑰受降樓。風急鸰原晚,霜寒雁宿秋。遺衣今在寢,猶想未明求。
邊塞一相逢,憐君舊總戎。名成五軍佐,心是萬夫?。虎節悲歌里,龍韜歡笑中。別來猶感慨,耿耿望長虹。
仙風吹袂到壺天,池館新晴日正妍。罨畫溪邊初縱棹,籠松花底緩回船。金鱗躍躍依春藻,繡羽飛飛掠晚煙。醉眼重窺云漢作,明朝萬口想爭傳。西城春色靜年芳,靈沼文禽暖在梁。岸艤輕舟泛鹢首,路尋飛棧轉羊腸。杯心襯錦花留影,波面镕銀月迸光。曾倚披霄高閣望,清都自有水云鄉。
泊船梅堰日微升,一徑深深喚我登。隨分垂楊兼老檜,備員野寺更殘僧。
山行常蹇蹇,水行夷且宛。輕舟逐流水,晨色猶漫漶。雅道樂安恬,幽人有園館。竹素紛委積,軒楹颯閑遠。微官厭卑渫,馀日甘冗散。衣食豈馀饒,菅麻與蒲?。生兒似江革,辭氣尤愿款。清吟楷法書,作字特遒婉。嘅彼云海禽,毛羽何豐滿。去去迷所休,恒憂百年短。
白紙黃墳野草生,柳煙桐火照清明。楚娥不識秋千戲,兩兩沙頭接臂行。
歌舞當年第一流,洗妝今日別青樓。便從南岳夫人去,肯為蘇州刺史留。琳館月明簫鳳下,鎖窗花老鏡鸞收。卻憐愁絕潯陽婦,嫁得商人已白頭。
春陰聚蕭窗,窗里幽人臥。誰家無花樹,忽落去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