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寄蘭仙妹□光作
眉列春山,眼橫秋水,天涯能不魂銷。況琴書落拓,蓬轉萍飄。不信離家幾日,才餞歲、又是花朝。花朝矣,紅情寂寂,綠夢迢迢。
無聊。闌干十二,曲曲倚將來,只合吹簫。奈玉簫聲遠,清怨偏饒。唯有多情明月,扔來伴、客館吟瓢。應相笑,沈腰瘦去,不減推敲。
眉列春山,眼橫秋水,天涯能不魂銷。況琴書落拓,蓬轉萍飄。不信離家幾日,才餞歲、又是花朝。花朝矣,紅情寂寂,綠夢迢迢。
無聊。闌干十二,曲曲倚將來,只合吹簫。奈玉簫聲遠,清怨偏饒。唯有多情明月,扔來伴、客館吟瓢。應相笑,沈腰瘦去,不減推敲。
眉毛如春日青山般秀美,眼睛似秋天的湖水般清澈,遠在天涯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何況琴和書都雜亂無章,自己如蓬草、浮萍般漂泊不定。真不敢相信離家才幾天,剛過了歲末,就又到了花朝節。花朝節到了,紅花寂寞,綠意的夢境也很遙遠。實在無聊,靠著曲折的欄桿,本應吹簫解悶。無奈玉簫聲已遠去,卻增添了許多哀怨。只有多情的明月,還來陪伴客居旅館的我吟詩。它應該會嘲笑我,像沈約那樣瘦了下來,卻還在苦苦推敲詩句。
眉列春山:形容眉毛像春天的山巒一樣秀美。
眼橫秋水:眼睛如秋天的湖水般清澈。
落拓:雜亂無章,不得志。
蓬轉萍飄:像蓬草和浮萍一樣漂泊不定。
餞歲:歲末辭舊。
花朝:花朝節,舊時以農歷二月十五日為花朝節。
闌干十二:曲折的欄桿。
沈腰:指南朝梁沈約,他因多病而腰肢瘦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可看出詞人處于漂泊狀態,可能是在離家外出期間,恰逢花朝節,觸景生情,思念遠方的蘭仙妹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漂泊之愁與對親人的思念。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細膩,語言典雅又不失真實。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的才情和情感表達能力。
一生雖達理,遠別亦相悲。
白發無修處,青松有老時。
暮煙傳戍起,寒日隔沙垂。
若是長安去,何難定后期。
晚學更求來世達,
正懷非與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
不合于名不苦心。
避暑得探幽,忘言遂久留。
云深窗失曙,松合徑先秋。
響谷傳人語,鳴泉洗客愁。
家山不在此,至此可歸休。
歷戰燕然北,功高劍有威。聞名外國懼,輕命故人稀。角怨星芒動,塵愁日色微。從為漢都護,未得脫征衣。
按劍立城樓,西看極海頭。承家為上將,開地得邊州。磧迥兵難伏,天寒馬易收。胡風一度獵,吹裂錦貂裘。
遠出白云中,長年聽不同。
清聲縈亂石,寒色入長空。
掛壁聊成雨,穿林別起風。
溫泉非爾數,源發在深空。
上將出儒中,論詩擬立功。
州從禹后別,軍自漢來雄。
遠驛銷寒日,嚴城肅暮空。
龍顏有遺廟,猶得奠英風。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頭白未酬身。
自聞離亂開公道,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叢叢寒水邊,曾折打魚船。
忽與亭臺近,翻嫌島嶼偏。
花明無月夜,聲急正秋天。
遙憶巴陵渡,殘陽一望煙。
十載長安跡未安,
杏花還是看人看。
名從近事方知險,
如何直道為身累,
坐月眠霜思枉干。
古驛成幽境,云蘿隔四鄰。
夜燈移宿鳥,秋雨禁行人。
廢巷荊叢合,荒庭虎跡新。
昔年經此地,終日是紅塵。
真修絕故鄉,一衲度暄涼。
此世能先覺,他生豈再忘。
定中船過海,臘后路沿湘。
野迥鴉隨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蘿蔓蓋銅梁。
卻后何年會,西方有上房。
新鞭暗入庭,初長兩三莖。
不是他山少,無如此地生。
垂梢叢上出,柔葉籜間成。
何用高唐峽,風枝掃月明。
心將積雪欺,根與白云離。
遠寄僧猶憶,高看鶴未知。
影交新長葉,皴匝舊生枝。
多少同時種,深山不得移。
日透珠簾見冕旒,
六宮爭逐百花球。
回看不覺君王去,
已聽笙歌在遠樓。
承家拓定隴關西,勛貴名應上將齊。
金庫夜開龍甲冷,
長怪魯儒頭枉白,不親弓劍覓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