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傷春詞六首 其四
四十光陰去似馳,玉簫再出待何時。香山有女呱呱泣,伯道無兒故故遲。
蕭寺梅花迎旅殯,華年錦瑟托微辭。江南紅豆相思子,今日初開第一枝。
四十光陰去似馳,玉簫再出待何時。香山有女呱呱泣,伯道無兒故故遲。
蕭寺梅花迎旅殯,華年錦瑟托微辭。江南紅豆相思子,今日初開第一枝。
四十年的光陰像奔馳的駿馬般飛逝而去,玉簫再次出現又要等到何時?香山有女嬰呱呱啼哭,像鄧伯道一樣沒有兒子的事情總是這般遲緩。佛寺中的梅花迎接著客死他鄉的靈柩,青春年華如錦瑟般只能寄托于含蓄的言辭。江南的紅豆作為相思的種子,今日才剛剛綻放第一枝。
玉簫:用唐代韋皋與玉簫的典故,指代對舊情或期待事物的渴望。
伯道無兒:典出《晉書·鄧攸傳》,鄧伯道避亂時舍棄親子保全侄,后無子嗣,代指無子之痛。
蕭寺:源自梁武帝建寺命蕭子云飛白題‘蕭’字,代指佛寺。
華年錦瑟:化用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喻對青春年華的追憶。
紅豆:即相思子,王維《相思》中以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
此詩或作于作者中年時期,時值人生多故,或經歷喪親、無子之痛,客旅在外,感于光陰流逝與身世飄零,故借傷春之名,抒人生哀痛。
全詩以‘傷春’為引,通過光陰飛逝、無子之悲、旅殯哀景、錦瑟華年等意象層層遞進,抒發人生遲暮、身世飄零之痛,結尾紅豆初開稍緩沉郁,含蓄深婉,體現詩人對生命際遇的深刻感慨。
新安誰云小,領縣數過五。異時廟堂人,剖竹來接武。斯民亦何幸,父母□召杜。大惠先一州,要知非久處。
吾生猶有事,且莫作蜉蝣。骨肉未歸土,衣冠先首丘。招魂新些只,裸葬古風流。三尺依親墓,應寬千歲憂。
曹氏據七州,威力方蓋世。云長鼓偏師,一戰挫其銳。似憶白馬圍,欲徙銅駝避。國賊碧眼兒,竊敗乃公事。昭烈與孔明,茲時誠失計。三萬黃頭軍,順流下白帝。退可伐賊謀,進當厚師繼。既蹶興憤師,中原了無意。竟令涪江水,釀作永安淚。
瑯琊山中隱者徒,灌園織屨常自娛。生身幸近南陽里,教子初游閶闔都。閶闔虹光九重起,千官拜舞嵩聲里。野人喜說漢衣冠,何意偶同堯甲子。甲子吾生不知數,頗憶于今四百四。十五馀年愿學華封人,擊壤遙從祝明主。
紫霧氛霏閶闔開,團團明月上天來。香車百兩天街晚,清蹕一聲仙仗回。燈隔畫簾時閃爍,風穿高幕故徘徊。太平日久多閒暇,簪笏從容侍燕杯。長街十二遠相通,閶闔峨峨彩霧紅。天白華燈交皓月,樓寒朱幕蕩春風。車頭笑語歸時醉,城下傳呼夜向中。自古長安多樂事,周南留滯意何窮。
危石翠如削,影浸澄湖波。六月不知暑,香風生芰荷。
化城文運自今昌,東璧星輝接水光。最喜臺成龜出洛,道南回首日扶桑。
山暝見歸鴉,陂塘急暮蛙。雨肥盧橘子,風落荔支花。野食分樵爨,清歌過釣槎。閒隨漁父去,溪上醉流霞。
尋常折簡也須來,敢道蓬門不浪開。自古公卿賢可事,如今草莽愧非才。神雷莫炒泥涂蟄,春信潛回琥珀杯。俯仰乾坤無可謝,細留雙眼看三臺。
回波爾時酒盞,也共桂魄并轉。映心岱影憧憧,入唱江聲緩緩。
幾度悲秋懶下堂,翠翹金鳳為誰忘。重門盡日無人跡,只有階前草自芳。
暝色投真境,精廬一駐車。暮山飛靄遍,春嶺掛星疏。澤近窺汀火,溪深宿夜漁。良宵不成寢,花月在香除。
洗沐惟五日,棲遲在一丘。古楂橫近澗,危石聳前洲。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野花寧待晦,山蟲詎識秋。人生復能幾,夜燭非長游。
為問瓊漿窟,何如太液長。臨流傾玉碗,高枕傲羲皇。
山勢奔騰如逸馬,水流委曲似驚蛇。溪靈不欲露天巧,眼力未到云先遮。鳥語留春春巳回,落花隨意臥蒼苔。清明寒食因循過,萱草薔薇次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