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固令詠齊州景物作二十一詩以獻 其十七 百花橋
花滿紅橋外,尋芳未渡橋。
春風相調引,已有異香飄。
花滿紅橋外,尋芳未渡橋。
春風相調引,已有異香飄。
紅橋之外開滿了鮮花,我正尋芳卻還未過橋。春風輕拂,調和引動,已有奇異的香氣飄來。
紅橋:指齊州(今濟南)的百花橋,因橋體或周圍景色呈紅色而得名。
尋芳:尋找花草的芳香,此處指欣賞春日花卉。
調引:調和、引動,形容春風輕柔地吹動花香。
異香:獨特、濃郁的花香,強調花事之盛。
曾鞏(字子固)任齊州知州期間,主持修建百花堤、百花橋等景觀,并命人創作組詩詠齊州景物。此詩為組詩第十七首,描繪了百花橋外春日花繁、香氣襲人的景象,反映齊州的宜人風光。
詩以“尋芳未渡橋”的視角切入,通過春風引香的細節,簡練勾勒出百花橋外的春日盛景,展現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觀察與熱愛,是齊州景物詩中清新靈動的代表作。
眠山枕斧柯,獨客愛盤阿。
畏日生塵夢,尋仙到鳥窠。
下方聞夕磬,南斗掛秋河。
寢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
竇分滄海月,禪入沃洲歌。
此地精靈聚,中宵弄薜蘿。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
獨抱震余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
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粟塵起嵯峨,滄海寄一滴。
語罷失其處,覺來空嘆息。
攝衣起楚歌,斷弦如裂帛。
懸藤月露深,蛟龍舞其側。
西窗隠幾讀南華,頗悟亡羊與戰蝸。
住久不知身是客,歸休誰謂女無家。
向陽野竹先抽筍,待雪官梅欲試花。
我愛睡鄉真樂地,底須頻吃玉川茶。
獨往知吾事,語離何所求。
故家無別業,殘夢下扁舟。
積葉吳宮冷,吟猿顧渚秋。
那能不相待,羈旅負清游。
征鐸殘年雨,吟聽憶到城。
愁云侵歙盡,夢日向吳生。
藥產難離性,灘流不掩聲。
他宵樺燭飲,因想此中行。
閑身可得仙,諸妄覺他年。
夜氣浮秋井,陰花冷碧田。
禮星逢鶴下,呪食待人眠。
叩齒通懸解,祠堂山影邊。
世傳賣藥翁,出市恒騎虎。
朅來空山中,恨不輒與語。
長嘯歸無家,獨指梧桐樹。
既指梧桐樹,復采梧桐子。
持以贈所思,浩歌聊復爾。
入竹云初翳,余更警露禽。
羈雌迷故侶,涼意滿西林。
雨宿移枝暗,明翻下籜深。
微吟觸幽興,離思不能任。
弱云竹水湄,葉影碧離離。
野別如秋夢,他宵獨爾思。
林殘西域果,鐘動下方棋。
可得朝還莫,相看長在茲。
鏡面小蓬島,入剡脫我驂。
舍櫂來沃洲,下嶺見精藍。
修眉浮天姥,天臺在其南。
良游愛九日,巾墮髪不櫛。
醉浮秋夕英,饑食決明實。
遠尋竺僧跡,俛仰千載陳。
狂呼許元度,王謝十八人。
仿佛川谷應,草木皆冥冥。
便欲即之語,又疑物所馮。
閉目游泰初,寥廓以為鄰。
他年疏上浮,早日此中投。
汲飲當魚入,垂綸即??游。
凈祠無血食,噀雨不腥流。
僧語皆前事,人來盡別州。
草諳長過雪,沙犯欲捐湫。
至竟何依止,蒼茫難禱求。
舊日方山子,凄涼寄一簞。
蟲聲來倦枕,秋思入憑闌。
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彈。
中宵更風雨,誰念客氈寒。
秋風岳下城,海客見圖新。
樹入舞雩里,水來浮磬濱。
東封余輦路,西狩問虞人。
被髪逢夫子,狂歌作放民。
初萍半含絮,頃刻開數畝。
荷生浮其間,風雨足解后。
百年游子心,欲作千歲久。
昔為浮萍根,今為穉荷藕。
荷高刺已生,魚游觸其首。
離離荷下萍,吹向白魚口。
何年偷舐玄霜鼎,變卻蟾宮玉雪姿。
毛穎未封先試墨,褐衣乍著便披緇。
移來旸谷烏相對,躍入陰山鬼不知。
蹤跡分明予甚愛,正當秋曉月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