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致政區溫州
東嘉大郡解簪裾,七十銜恩賦遂初。
肄水鳧鷗迎進艇,崧臺麋鹿待懸車。
家辭句曲先生祿,山就龍門太史書。
三鳳翩翩前上壽,丈人安坐樂何如。
東嘉大郡解簪裾,七十銜恩賦遂初。
肄水鳧鷗迎進艇,崧臺麋鹿待懸車。
家辭句曲先生祿,山就龍門太史書。
三鳳翩翩前上壽,丈人安坐樂何如。
在東嘉這個大郡辭去官職,七十歲蒙受皇恩能順遂初心歸鄉。肄水的野鴨和鷗鳥迎接歸來的小船,崧臺的麋鹿等待著你停下為官的車馬。你辭去句容句曲山隱居者般的俸祿,在山間就像司馬遷著史一樣自在。你的三個優秀兒子翩翩而來祝壽,你安坐于此該是多么快樂啊。
致政:辭官。
東嘉:郡名。
解簪裾:指辭官。簪裾是古代官員服飾,借指官職。
銜恩:感恩。
遂初:實現起初的心愿,指辭官歸鄉。
肄水:水名。
崧臺:山名。
懸車:指辭官家居。
句曲先生:句容句曲山的隱居者,這里借指俸祿。
龍門太史:指司馬遷,這里比喻在山間自在著述。
三鳳:指三個優秀的兒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友人在東嘉郡辭官歸鄉時,作者為表達祝賀與祝福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文人之間有辭官歸鄉、相互唱和的風氣。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辭官歸鄉,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閑適。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在文學上體現了文人之間的情誼表達和文學交流。
后漢忠貞第一人,
千秋名義賴猶新。
誰家混列梨園譜,
我輩如臨金闕身。
竊恐當場渾作假,
致教流俗認為真。
惟君獨懼傷風化,
一舉偏令畏圣神。
吹笛語兒城下路。帆卸明湖樹。城上月濛濛。城下垂楊,尚濕前朝雨。
自檢麝囊燈畔覷。費盡閑情緒。無賴是秋鴻,但寫人人,不寫人何處。
飛雪江梅,妝榭尚懶,花風似惜年小。畫燭通春,行云載夢,心逐孤鴻縹緲。歸草煙光,淡淡向、蒙鷗微照。永日游情,經過倦跡,渡頭人老。
漸苦辭年詩思少。最先念、翠圍紅繞。鏡底逢歡,歌邊感舊,準擬歸閑抱。比佳期、天更遠,簾幃下、重溫語笑。一晌無聊,待追尋、花晞蝶曉。
芙蓉苑。記試酒清狂,亸鞭游遍。翠紅照眼。凝芳露、洗出青霞一片。垂楊兩岸。窺鏡底、新妝深淺。應料似、錦帳行春,三千粉春矜艷。
邂逅系馬堤邊,念玉筍輕攀,笑簪同歡。歲華暗換。西風路、幾許愁腸凄斷。仙城夢黯。還又是、六橋秋晚。凝望處,煙淡云寒,人歸雁遠。
殘雪初消古市傍,一鞭款款去來忙。
春交水上三分暖,風落梅邊幾瓣香。
顛倒酒人欹皂帽,淺深油壁簇紅妝。
天公解為佳辰霽,不放微云碧宇藏。
妙峰孤頂無知識,百十城游喪善財。樓閣若還彈指見,分明有眼不曾開。
棒頭落節來翻本,閃電光中立信旗。殃害叢林無說處,幾人錯認口頭肥。
坦然古路勿迂疏,霽月涼風動十虛。毗目善財當日事,好如潘閬倒騎驢。
門庭推倒亂縱橫,火迸星飛無路行。赤契分明基業在,依前淺種又深耕。
桃花零落眼方開,自謂風流孰可陪。叵耐玄沙忒偏黨,卻來醉后便添杯。
陽春白雪非難和,藻鑒冰壺豈足觀。一把柳絲收不得,和風搭在玉欄干。
眼空四海恣縱橫,鼻孔遼天信腳行。拿得電光為火把,卻來日午打三更。
和煙釣月是生涯,古策風高未足誇。欸乃一聲天地闊,祖師何必渡流沙。
竹溪煙絕雨才通,無數深紅間淺紅。山店落英春寂寂,青旗吹動柳花風。
屈節從長也大拚,雪堆斷臂仰高寒。鐵牛鞭起熊峰下,一吸黃河徹底乾。
雨色和煙匝四維,眼皮未綻若為窺。等閒覷破金剛際,坦蕩無因役路岐。
添錢買得漏燈盞,洗腳長拖破草鞋。翻著襕衫歌雪曲,倒攜席帽趕村齋。
斫頭瀝血摩訶演,掛肚懸腸薩怛多。惡口小家無盡藏,更將何法度娑婆。
先生學力定如山,
應世無非意所安。
一語令人深味處,
不言容易祇言難。
貧無一物可相將,
隨地拈花供十方。
覿面勿云相見晚,
維摩多病正同床。
眾山祖昆侖,五岳茲雄長。峭壁出青云,巍然俯群象。高標五千仞,三峰石非兩。絕群迥獨尊,赴天成孤往。
窈窕玉女祠,仿佛巨靈掌。竭盡筋力能,馴致青冥上。短衣謁白帝,問源佇仙仗。
海云東南生,夕日下林莽。偃仰天池側,四顧愛森爽。
學仙亦荒唐,馳思聊自廣。何當營茅茨,灑然遺塵網。
碧桃珠露潤無痕,一夜仙源百夜恩。
斜月預通花徑路,輕風偏打畫樓門。
衣聲綷縩搴帷緩,香氣氤氳戀被溫。
玉洞明知難再返,且申密約近黃昏。
黯淡云山展畫叉,笛聲樓外雁行斜,鏡中容易換年華。
庭際漸衰書帶草,墻陰初放玉簪花,西風昨夜夢還家。
野寺聞鐘磬,歸人晚渡忙。
孤山升半月,一鳥下斜陽。
寂寞家鄉杳,清涼客路長。
漁鐙巖畔點,間殺臥輕航。
肯以生涯傍世人,百年石火幻中身。今朝且把柴荊閉,掃地焚香謝俗塵。
閒身原不是漂零,睡足東窗鳥喚醒。三徑何時過二仲,杜門聊自草玄經。
莫說逃虛意未真,世情何處不風塵。十年亦有蓮池在,誰解青云藉故人。
筆硯塵封卷亂拋,荒蕪三徑懶誅茅。但便短榻高吾枕,不用玄亭解客嘲。
流水門前誰問津,碧桃開落不知春。兒童莫漫驚雞犬,恐有人疑是避秦。
縱橫曾憶少年場,醉擁如花解骕骦。若問豪華何處減,佛前新供一枝楊。
日日龍樓問寢時,
雞人未動漏花遲。
前星一點朝天帝,
只有清臺太史知。
千鈞之重一毫輕,
好向聊將尉客情。
縱擬怪松為玉樹,
月高依舊可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