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湖先生視學期滿,乞假省墓,詩以送之二首 其二
獵獵西風捲畫旂,短榆疏柳路迷離。
桐廬曉過憐鵑老,彭蠡冬浮較雁遲。
永慕定深澆酒后,清陰詎改樹欒時。
還期儻上安民策,雨露雷霆要并施。
獵獵西風捲畫旂,短榆疏柳路迷離。
桐廬曉過憐鵑老,彭蠡冬浮較雁遲。
永慕定深澆酒后,清陰詎改樹欒時。
還期儻上安民策,雨露雷霆要并施。
西風猛烈地吹動著畫旗,道路兩旁榆樹矮小、柳樹稀疏,讓人辨不清方向。清晨路過桐廬,憐惜杜鵑已老;冬季在彭蠡湖行船,比大雁的行程還慢。先生對祖先的深切追慕之情,定會在澆酒祭祀后更顯深沉;故鄉的綠蔭,大概還和種欒樹時一樣未曾改變。期待先生歸來時能獻上安民的良策,治理國家恩威并施。
獵獵:形容風聲或旗幟飄動聲。
畫旂:有彩繪的旗幟。
桐廬:地名。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
永慕:長久的追慕,多指對祖先的追思。
澆酒:祭祀時灑酒于地。
詎改:怎改。
欒:一種樹。
儻:同“倘”,倘若。
雨露雷霆:分別比喻恩惠和刑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李小湖先生任職期滿請假回鄉省墓時,作者寫詩相送。當時社會可能面臨一些問題,作者期望友人能有所作為。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省墓,通過描寫旅途景色體現孤寂,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期望。詩中既有對友人追思祖先的理解,又有對其為國家效力的期許,在情感表達和藝術手法上有一定特色。
為高不務峻,跛羊陵其巔。為下不務深,孺子溷其淵。所以古之人,操行貴自全。白龍處窮谷,下有寒潭煙。時至風霆發,尺木飛上天。拙哉魚服游,大為世綱牽。
綠水園亭白版扉,輪蹄出郭到應稀。江雷乍殷龍兒長,社日初晴燕子飛。飯熟東田觀午馌,酒香西舍典春衣。長堤何處無芳草,莫怨山中客未歸。
瑞氣應纏牛女虛,坐令三白歷家書。竹寒不用歌周末,粟腐行將紀漢初。蟠際混同能廣大,方圓成就更通疏。狐猿夜半疑天曉,叫起攀林掛樹狙。
一幅能祛三斗塵,新詩感我苦吟身。疏狂于世寧諧俗,風雅惟君實可人。厚誼深承規寓頌,虛名敢認妄為真。何時風雨終宵話,剪燭重探眾妙津。
玉碎驚心,珠啼霣魄,好春從此難貯。架月飛愁,照慣白濛濛路。怎寫成故紙離鸞,渾不讓年芳似羽。酸語。奈靜禪行榻,又挑泥絮。暗綠庭深幾許。似瞥過朝云,飄忽神女。為戀金櫳,忘卻前塵悽苦。要尋到花外情天,把小小雙魂交付。還住。認舊紅無恙,土華吹雨。
明珠光照夜,因爾嘆才難。紀事金書秘,尋真玉洞寒。衣隨行處敝,劍就醉中看。去事天皇側,攀云坐紫鸞。
一別西山歲十更,危亭偶爾敘宗盟。已過九日猶無菊,恰有方田又種粳。笑語風生吹鬢發,輸贏變出付棋枰。酒酣不覺歸途晚,隱隱松梢月漏明。
先生萬事不掛眼,獨向秋叢餐落英。未省折腰營五斗,懸知今日有淵明。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城頭罷角曉程催,古跡經行信復猜。片月尚懸飛舄影,新煙已沒玩龍臺。雨馀秀麥蒙茸長,風暖晴花次第開。欲挾真龍訪仙令,海天何處是蓬萊?
白下東門柳,當年手種成。行行當別路,葉葉是離情。解纜驚秋雨,揚鑣送晚晴。春風榕館靜,好在聽啼鶯。
山雨無時歇,江波上岸流。泥深未免出,橋斷更堪憂。房淺鄰糟甕,宵寒攬絮裘。朝來勢未已,歸路恐操舟。微陽力尚淺,未解破重陰。云氣山川滿,江流日夜深。凍牙生滯穗,馀潤及重衾。泥濘沉車轂,農輸絕苦心。
微微木葉點漣漪,潮去潮來白鷺知。魚食秋光浮出水,竿頭不用系長絲。
假道枳棘林,乃求鳳凰雛。誰云徑寸蚌,生此明月珠。所資良未然,實獲殆不敷。日暮空還家,妄意世所無。朝陽燦梧桐,秋露垂江湖。過時不相顧,美玉成珷玞。
翠幕東風早。蘭窗夢,又被鶯聲驚覺。起來空對,平階弱絮,滿庭芳草。厭厭未忺懷抱。記柳外、人家曾到。憑畫闌、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春好尚恐闌珊,花好又怕,飄零難保。直饒酒好□澠,未抵意中人好。相逢盡拼醉倒。況人與、才情未老。又豈關、春去春來,花愁花惱。